2022年9月15日
香港人現時不論進入餐廳、戲院、運動場、娛樂場所或理髮店等,均要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怎料一名自稱深圳居民的人士於網上爆料自己一針未打,來港後便獲得為期半年的「臨時疫苗通行證」。事件曝光後港府被批評雙重標準,連個別立法會議員田北辰亦指政策有矛盾,希望盡快糾正。
特首李家超周二主持行政會議前回應有關爭議,聲言內地人來港毋須接種疫苗已實行一段長時間,未有承認安排存在漏洞,但他其後「包底」說,「當局會不斷留意整體疫情發展,檢視實際情況。」
多名添馬中人透露,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此事上立場頗為清晰,認為應收緊內地來港人士的疫苗接種要求,萬勿讓外界感覺當局持雙重標準。據聞醫衞局已火速制定應對方案,惟是否獲特首接納尚屬未知之數。筆者聽說政府高層對此事看法並非鐵板一塊,有另一派官員希望照顧內地民眾感受,擔心此時此刻要求內地來港人士全數接種三劑疫苗才獲疫苗通行證,會影響兩地政府探討「逆向隔離」的進度。
港府最終會否填補這個防疫漏洞有待揭曉,有建制派議員私下向筆者說,抗疫差不多三年以來,本港防疫政策經過頻繁改變,有些未能追上形勢,出現「短板」並不出奇,但假如政府知悉問題後不作改善,就絕非正確態度;再者,容許內地人來港免打針違反疫苗屏障原則,即使內地疫情受控,也不代表內地客身處本港期間安全,現行措施在邏輯上完全站不住腳。該名議員直言,相信當局很快調整政策,故未有公開發炮狠批。
今次風波另一特點是,一眾平日高調發言的抗疫顧問專家通通未有出聲。李家超周二被問到是否禁止專家公開發言時,重申歡迎專家顧問自由表達意見,但希望向公眾傳遞清晰及準確訊息。據筆者掌握的消息,政府高層的確有向專家們施加一定限制,要求他們受訪時,避免提到一些跟官方抗疫立場相違背的論點,例如早前有專家撰文提倡「混合免疫」,意指以感染新冠病毒和注射疫苗帶來免疫屏障;另近日有專家表示新冠病毒死亡率跟一般流感相若,有關言論令政府高層大為不悅。正因為收到三番四次溫馨提示,專家們於免針風波中唯有選擇噤聲。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英女皇取態謙和 愛民邨猶存溫馨 |
上一篇: | 《台灣政策法案》為中美關係再投炸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