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
政府問責團隊的副局長和政治助理名單相繼出爐,新政府班底基本組成,接下來是面對百日挑戰,試看如何在3個多月的時間,譜出未來5年施政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競選政綱中開宗明義要提升管治能力。在這個章節下,其一是致力於「建立有良性互動的行政與立法關係」,其二是「研究政府架構重組」;這兩樣都比較簡單,政府架構重組決議案輕易通過了,並會定期舉行立法會前廳交流會,但是否真正能夠提升管治能力,還看新政府的表現。
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講話」提出四點希望,為首的也是「提高治理水平」,惟層次更高,需要改變過往的官場文化,一場從政者的思想革命。他希望:「要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選賢任能,廣泛吸納愛國愛港立場堅定、管治能力突出、熱心服務公眾的優秀人才進入政府。要提升國家觀念和國際視野,從大局和長遠需要出發積極謀劃香港發展。要轉變治理理念,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起來。要加強政府管理,改進政府作風,樹立敢於擔當、善作善成新風尚,展現良政善治新氣象。」
2019年修例事件之後,國家安全至為重要,什麼「全面管治權」、「愛國者治港」,當然講到做到,接下來是治港理念。過往香港順風順水,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從未試過受到如此重大衝擊;九七後的政治化令到政府一籌莫展,立法會在「反對派」支配下,以杯葛手段癱瘓政府運作,管治能力嚴重倒退。
《港區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穩定了局面,政治問題解決了,民生問題便要積極面對,急起直追必須找對方向。習近平提到了幾點,除了選賢任能、立場堅定、管治能力突出、熱心服務公眾之外,有三點值得我們思考,如何改革政府,改變公務員的思維,真正做到「善作善成」、「良政善治」。
第一是習近平要求政府人員「要提升國家觀念和國際視野」。殖民地時代掛在口邊的「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無根一代的思緒仍然埋藏着老一輩的心中,香港回歸,人心未歸,在公務員系統中十分嚴重,國家觀念除了教育,還要體驗。習近平把國家觀念和國際視野放在一起,突顯香港的獨特地位,兩者需要兼容。
第二是他要求政府人員「要轉變治理理念,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起來」,這是一場公務員的思想革命。港英年代一直相信「自由市場」,「積極不干預」,「小政府、大市場」;九七後的政治氣氛,更加令公務員提出的政策不敢有利商業市場,否則隨時被貼上「官商勾結」的標韱。現時習近平希望把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結合起來,強化「官商合作」,將來要做到「商界開拓市場,政府積極結合」,解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一句「官商勾結」,窒礙香港發展多時,現在公務員要有思想革命,政府是否準備好呢?
第三是他要求政府人員「要加強政府管理,改進政府作風,樹立敢於擔當、善作善成新風尚」。這是要徹底改變過往公務員「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觀念,現時仍然有小部分公務員享有長俸制,不少是高級公務員,少數為保長俸而避免犯錯;而公務員一般受鐵飯碗保護,敢於擔當是勇氣表現,香港公務員需要建立這種工作文化。
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現行對俄制裁體制的缺陷 |
上一篇: | 科技與扶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