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9日
「小政府,大社會」是香港的顯著特點。「小政府」對社會的干預能力較弱,平常時日,社會可以享受充分的自由,但到了遭遇危機的情況下,「小政府」應對壓力的能力較弱,這就需要「大社會」發揮輔助作用,形成抗擊風險的合力。
香港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人們看到許多愛國社團衝在了抗疫的第一線,做了很多政府做不到、做得慢、做不好的事情,顯示出強大的社會服務能力。
事實證明,愛國社團是香港抗疫的中堅力量,在「港人治港」實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抗疫反應快
第五波疫情爆發不久,就有福建同鄉會把一批連花清瘟膠囊運抵香港,派發給有需要的同鄉和市民。那時候,特區政府的官員對連花清瘟膠囊的功效還認識不清;加之,香港歷來對中藥的使用比較審慎,政府的審核程序也比較繁瑣,反應比較遲鈍。
實際上,自從2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三個一切」、「兩個確保」的抗疫最高動員令後,香港的愛國社團就迅速行動起來了。2月18日,香港社會同心抗疫行動會商會在港舉行,推出了16項措施支持抗疫,涉及到物資供應、核酸檢測、疫苗接種、隔離設施建設、交通運輸、物資保障、宣傳鼓動等諸多方面。隨後,一些社團率先行動。比如,香港北京交流協會於2月18日緊急啟動「抗疫支援金」,首批150多萬元為基層市民購買連花清瘟膠囊、快速測試劑、口罩等急需物資;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於2月25日把捐贈的41萬多元的物資運抵;香港廣州社團總會聯同香港廣州青年總會,假九龍公園社區檢測中心,舉辦「感恩.送暖」訪問活動,一些會員還主動承接香港多個社區檢測中心工作⋯⋯;在2月中下旬,當部分政府公務員還措手不及時,本港的許多社團組織已經動起來,透過各自的管道,組織抗疫物資、服務本社團的成員及其他市民。
相比之下,特區政府反而動作緩慢,到2月下旬,跨部門聯合行動的機制遲遲沒有建立起來,給市民的感覺是,抗疫僅僅是特首、衞生署及醫管局的事情。「一快一慢」的現象背後,折射出理念的差異。
政府公務員歷來講程序,凡事按部就班,不少人都懷着「不求有功,但求無錯」的心態在工作,自然就「慢一拍」。而社會組織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愛國社團更具有大局觀和愛國愛港情懷,在遇到危急時,能夠從國家和香港整體利益出發考慮問題,不拘泥於「一時一地」的限制。
基層扎得深
中央做出援港抗疫的決定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駐紮在深圳,統一指揮協調援港抗疫事宜,中央和內地省份支援香港很給力,「水、陸、鐵」三路並進;一時間,援港物資在碼頭車站堆積如山,由於特區政府安排不出人手轉運、派發,致使不少抗疫物資沒有及時送達,招致市民批評。
關鍵時刻,又是愛國社團發揮了作用。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及香港義工聯盟聯合發起成立「全港抗疫義工同盟」,不到一周時間,成功動員逾萬名義工投身各區抗疫工作。義工組織及時成立了數百個抗疫義工分隊,向居家隔離的市民提供必需品和生活物資。他們看到「一老一幼」是抗疫中的「短板」,就舉辦各種鼓勵接種疫苗活動,發動義工協助小童接種;香港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迅速發起對安老院舍支援行動,關愛高危群體,對口支援全港794間安老院舍;他們還設立救助熱線,為院舍長者及員工提供抗疫支持。
愛國社團發起成立的義工隊有這麼大威力,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機制好。「全港抗疫義工同盟」建立了「義工關愛基金」,義工在服務市民期間的居住、飲食等有可靠保障,如果染疫或因疫身故都會有補償金支援,免除了義工後顧之憂。二是扎得深。義工原本就來自各個社區,熟悉基層,他們知道市民最需要什麼,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服務精準到位。
愛國社團具有深耕地區、扎根社會的傳統和優勢,遇到緊急情況,他們提出的方案接地氣、易實施,市民十分認可,效率高。而政府官員比較重視宏觀層面的事情,對微觀的感知遠遠不如社團,這是不同思維方式、不同行為習慣造成的。
覆蓋範圍廣
香港的愛國社團還有一個特性,覆蓋範圍廣。這決定了他們在抗疫中發揮的作用十分廣泛,不僅包括物質層面,還包括精神層面。
有小朋友對打針心存恐懼,愛國社團組織的義工隊到打針的現場,為孩子們送上玩具,播放音樂、兒歌、動畫片,營造歡樂的氛圍,紓緩緊張情緒,正是在這種「兒童樂園」式的環境中,小朋友不哭不鬧,順利接種疫苗。
有部分市民對香港抗疫悲觀失望,愛國社團的為市民鼓勁加油,「同心共協力,以笑點亮,感恩您在身邊;毋懼怕冷雨撲向我,齊互勉堅守相對向前行……」《獅子山下》被改編為多種版本廣為傳唱。
有人抹黑中央援港,挑撥香港與內地的關係,愛國社團的人士站出來,批駁其荒謬邏輯,揭露其「借疫搞事」的居心,促進港人凝聚團結抗疫的共識。
有人主張放寬防疫限制,學習歐美國家「與病毒共存」。愛國社團的人士組織論壇,講「動態清零」的道理,分析利弊得失,幫助人們理清思路,堅定信心。
如果把香港比作一個人,香港各類社會組織如同血管,遍布人的全身,其運送的能量可以抵達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這其中的愛國社團在緊急時刻抗疫反應快、基層扎得深、覆蓋範圍廣,且輸送的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在抗疫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夏寶龍副主席要求愛國愛港力量要有情懷、有格局、有擔當、有本領、有作為。透過這次抗疫可以看到,愛國社團做到了「五有」,他們不僅是同鄉紐帶、聯誼平台、福利團體,也是香港管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彌補了政府社區抗疫上的不足,更成為特區政府最堅實、最可靠的「抗疫夥伴」。香港社會要變得更加強大,不能僅僅把壓力放在特區政府肩上,還需要真心關注、呵護、培植愛國社團,讓愛國社團發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歐美推動解困新聞學的兩大方向 |
上一篇: | 由如履薄冰到穩步復常 誰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