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24日

劉仲恒

疫情顯示管治失效問題

有打算過關回內地的人士接受記者訪問時說,是為了要帶孩子回鄉下避疫。市民用腳投票,以實際行動說明了第五波疫情下,香港的情況確實相當差。我們同住在獅子山下,愛之深才會責之切。這趟疫情顯示出香港在管治效能方面有相當大的問題,如果再不馬上處理,撥亂反正,恐怕造成的後果會相當巨大,難以承擔。

無論是營商還是管治,能取勝千里之外的一個要素是要有先見之明。當然,完全沒有經驗尚且情有可原。但是,第五波疫情爆發之前,香港有七、八個月的清零期。回顧那段時間,本港的管治團隊應該做的是成立一個危機應變小組,對前四波疫情作出檢討、總結經驗、預測未來和根據不同的設想情況進行相應的準備。只有那樣做,才能當第五波疫情發生時,可以從容而有序地處理,從而避免混亂情況的出現。

到第五波疫情發生了,就突顯出管治失效的問題。在疫情下,快速檢測陽性後要居家隔離,但很多人居家期間無法獲得支援。香港大部分家庭都是小家庭,如果全家都感染了,就不能外出買食物、藥物和日常必需品。但在那種情況下,民政事務局並沒有發揮任何動員社區的能力。相比內地,有確診個案發生後,小區裏的檢測和支援機制就會馬上啟動,幫必須居家的人買肉、菜和日常必需品。在香港,我們完全看不到類似的做法。當區的民政事務署沒有跟醫院協調,沒有開放社區中心或其他設施給確診人士使用。同時,醫管局轄下的各區醫療診所也沒有配合行動,馬上變身為臨時治療中心。如果這些社區設施都啟用了,相信就不會出現確診者要在嚴寒下在急症室外街上等候的可悲景象了。

香港對第五波疫情的處理確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市民看到的,既不是像內地的動態清零,也不是像某些西方國家的與病毒共存,而是赤裸裸的管治失效。最近有醫療專家估計香港已經有超過一半人口確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那都是管治失效的結果。

管治失效不是皮毛問題,大家試想,如果一個城市管理欠佳,會給市民和國際投資者的信心造成怎樣的衝擊?如果星斗小市民也要帶着孩子跨境避疫,那為什麼國際投資者就不會撤資離港呢?這趟疫情反映出來的問題範圍既廣,積壓也深。如果不妥善處理,遲早會嚴重打擊愛國者治港的威信。

筆者認為,這趟疫情平定下來之後,要即刻進行一次對管治效能和效率的徹底檢討,而當中的注重點是地區的行政和管治問題。檢討的目的不是要追究某些官員的責任,而是要確實查找問題出現的根由和建議改善的辦法。在任何政治體制裏,官僚架構有多大跟市民實際上享受到什麼程度的良好管治是兩碼子的事。相信不少人從這次疫情裏都可以感受到,有個龐大的官僚架構並不就代表一旦出現問題,市民就能獲得良好的保護。管治效能和效率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要很認真地去檢討和改善。

放射科專科醫生、國際願望成真基金董事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