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8日
有些人對「人權」這個概念的理解有些謬誤,說是有些謬誤因為並不完全錯誤,只是過於側重於政治的層面,以偏概全。其實,說到對人權的詮釋,看怕沒有比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的解釋更具權威性的了。《世界人權宣言》的詮釋,注重的是一個最基本的生活權利,宣言的第25條說明:「每個人都有權享有足以保障自己、家人健康和福祉的生活水平,包括醫療保健」。
筆者作為一名醫療專業人士,堅信每一名香港市民的健康和安全才是他們最重要的人權。那麼,基於《世界人權宣言》的詮釋,讓我們看看最近港人的人權受到了怎樣的侵犯?眾所周知,當下的香港正遭受着第五波疫情的蹂躪,每天的確診人數徘徊在三萬人左右,而累積的死亡人數已經超越4800人,直逼五千大關。醫療系統完全崩潰,前線醫療物資和人員嚴重短缺,結果超過30萬市民在染疫後無法接受正式的治療,要居家隔離,無形中大大增加了感染其他家人的機會,嚴重威脅着其他家人要享有健康生活的權利。醫療以外,連食材、藥物和生活日用品的供應也告急,有市民買不起菜,吃不上豬肉。大家捫心自問,你們的人權不是被侵犯了嗎?
你可以說疫情是天災,但近5000人失去寶貴生命卻是鐵一般的事實。別忘了,當中還包括一個三歲以下,四個三到十一歲的小孩子,他們前途無限,但卻在疫情肆虐的當下,失去了生活的基本權利。人權是什麼?就是可以獲得醫療保健,生病的時候可以接受治療,以及在生命終結時可以有尊嚴地離去那一基本權利。然而,在疫情的當下,很多港人連這最基本的人權都被侵犯了。
當我們生活在最艱難而瀕臨絕望的時候,是誰挺身而出,為我們提供源源不絕的醫療、護理物資和人員、食材、藥物和生活必需品,從而保護了我們的基本人權?讓我們看事實,讓事實自己說話。
2月中,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重要命令,動員內地一切人力物力,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香港市民的生命健康。幾天之內,祖國迅速集中了重要資源,召集了醫療和護理專家,響應特區政府的緊急請求,來到香港提供支援。首先,內地派出三個流行病學和重病監護專家代表團來港,就強化香港的抗疫戰略和降低感染、發病和死亡率等方面提供及時、專業而實用的建議。其次,在檢測方面,內地全面支持提升香港的檢測能力,通過派遣兩輛流動檢測車和超過一百名醫療護理專業人員,大大提升了本港的抽樣和檢測能力。第三,在隔離治療方面,內地協助香港建設方艙醫院和九個社區隔離治療設施,收治超過三萬名患者。有了更多這些隔離設施,便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減低了病毒的傳播能力。第四,中央政府還為香港市民捐贈了很多N95、KN95口罩、快速抗原檢測試劑盒和中成藥等多種醫療用品。最後,祖國也沒有忘記我們的食材和必需品,通過集中轉運點的跨境貨運、恢復鐵路貨運和擴大水路運輸,確保了香港食材和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穩定供應,穩住了香港的大局。
不要忘了,內地各地自己也有着各自的抗疫任務,深圳、吉林省等地都有疫情爆發。然而,祖國卻把香港放在了優先處理清單的頂端,向香港提供的物資總額高達九億人民幣,當然還沒有計算專業醫療護理人員的薪酬。一團又一團來自國家三甲醫院的醫生和護士自願放下手上的工作,跟家人告別,冒着生命危險來到香港,為香港市民服務,在本港前線醫療人員異常短缺之際,伸出援手,大大提高了香港隔離、測試、治療和協調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的能力。在心理上,國家的支援也增強了港人抗疫的信心。在面對像疫情這種逆境的時候,最怕的就是求助無門,而國家在這關鍵時刻提供的各項支援、各專業醫療人士的犧牲精神和無限的關懷,對於港人來說,絕對是雪中送炭。
筆者非常榮幸,可以在前幾天舉行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四十九次會議邊會上,以市民、四個孩子的父親和醫療專業人士的身份,就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的人權狀況和中央政府如何幫助港人抗擊疫情和挽救生命作了發言。筆者本着醫療專業人士的良知,清楚無誤地把香港在第五波疫情下眾多市民失去性命、求醫無門的慘況,和中央政府通過支援香港而保護了港人基本生活和要求生命健康的基本人權,作出了清晰的陳述。
年輕的時候讀過漢初三傑之一韓信年少時貧困,在最潦倒之際曾遇上漂母贈飯療飢,後來韓信因戰功封為楚王,以千金酬謝漂母恩惠那「一飯之恩」的故事。
做人不可忘本,飲水要思源。在第五波疫情下,香港最急需的是人道和緊急疫情援助,否則連基本人權都說不上了。而在這最黑暗的時刻,國家的支援專列來了、醫生和護士來了、口罩、食材和日常生活必需品來了,這些都是擺在眼前不爭的事實。話說回來,人權不是什麼空泛的口號,人權是享有可以保障自己、家人健康和福祉生活水平的實質權利。當我們連那基本權利也無法維護的時候,向我們無償伸出援手,把救助香港放在救助自己之先的,是我們的國家。
放射科專科醫生、國際願望成真基金董事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眾人推 |
上一篇: | 援港醫護同心同德 協助香港戰勝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