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1月9日

陳亨利

積極接種第三針 恢復經濟活力

自疫情爆發至今,隨着特區政府加強收緊防疫政策,香港和內地最快有望明年2月通關,為全面恢復兩地人員往來展露曙光。11月11日起,特區政府率先安排長者及醫護打第三針新冠疫苗,筆者相信愈多市民響應,抗疫成功率亦隨之提高,有利與國家防疫目標對接,為保持兩地通關燃點希望,也為工商經濟活動注入強心針。

政府近月多次收緊防疫措施,最矚目是撤銷絕大多數外國入境人員豁免強制隔離檢疫的措施。換言之,正當愈來愈多國家選擇「與病毒共存」的寬鬆措施,香港明智地選擇與內地一致的策略,以實現「清零」的目標。港澳辦日前也給予相當肯定,稱注意到香港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讚揚本港最近調整防控措施,是進一步鞏固「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成果。

小廠商盼通關 全力配合防疫

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國家級的防疫招數,礙於法律、民情等不同,香港難以悉數照辦煮碗,卻可施展多招組合拳盡力配合,令內地當局相信香港有能力、有決心做到「清零」,為通關打下基礎。例如香港日後與內地通關時,要使用實名登記的「健康碼」,以追蹤相關人士到訪過的地點。

更重要的是,首批通關配額應涵蓋本港廠商或設立商務通道,令工商界正常做生意。警方亦要加強抽查市民進入相關場所有否如實申報,阻嚇欺詐隱瞞行為,以循序漸進方式達至安心出行普及化,取代填寫個人資料方式。惟有把本地的防疫短板逐一擊破,才能給予內地當局信心,香港不再是輸入疫情的缺口,正式落實通關。

筆者早前探訪部分小型廠商,他們認為,只要能夠盡早通關,但凡任何可行方法,政府都應盡早、盡力落實,自己亦會全力配合。廠商們都對遲遲未通關的現況苦不堪言,部分人由去年到現在為保住國內生意而無法回港,無奈長期與家人分隔兩地。

為了國內豁免香港到內地後的自我隔離安排,特區政府將來推出通關碼時,應認真考慮加入追蹤功能,令市民可根據到訪內地的需要,自行決定提早若干天前安裝通關碼,以符合國內相對嚴格的防控要求。須知道,普羅市民都希望盡早恢復兩地人員往來,重過正常工作、學習和旅遊等生活。因此,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理應為市民提供滿足內地防控的合理工具,方為市民之福。

盡力鼓勵長者打針

目前,本港有440多萬人已接種兩劑疫苗,佔總人口約66%,但由於60歲或以上長者的接種率僅14.3%,無疑成為整體接種率進一步提升的樽頸之一,政府稍後需要多下工夫,盡最大努力加強長者打針的意欲。政府為第三針打響的起步槍,依然選擇由長者、免疫力低的市民開始起步,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可是,內地剛推展18歲或以上人士接種第三針新冠疫苗,本港應考慮在疫苗接種政策上急起直追,盡量跟貼內地的防疫力度。

全球不少國家已陸續使用「與病毒共存」的政策,結果仍維持高感染率,經濟也未見起色;相反,內地一直堅持「清零」政策,不單保住了14億人民的健康,更令百業保持興旺,成為疫情下世界經濟恢復元氣的火車頭。面對高下立見的防疫政策,到底香港該如何自處,可謂不辯自明。

香港紡織業聯會會長

香港紡織商會永遠榮譽會長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