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0月19日

陳亨利

香港深圳拍住上辦得更好

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出席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慶祝大會時,總結深圳40年來的非凡成就及未來使命。在改革開放初期,深圳是一張白紙,短短40年間成就經濟奇蹟,成功向全世界彰顯中國制度的優越和治理能力。中央也向深圳送上大禮包,讓深圳肩負先行示範區的重任,其定位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將經驗複製及推廣至全國。

中央為深圳發展鋪出藍圖,釋放改革開放決不停步的強烈訊號。國家也多次重申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戰略。同時,「十四五」規劃即將公布,是國家未來五年發展的重要綱領,意味着改革開放歷程來到一個新路口。百年一遇的變局衍生出無限機遇,更有挑戰。

我們要問的是「香港的角色是什麼?」,無疑香港經濟與國家的發展密不可分,特別是疫情重挫本地經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帶來重拾升軌的重要機遇。

港要「爭氣」優勢互補

香港與深圳一河之隔,兩地發展互相影響,優勢互補,應是「拍住上」的合作關係。香港有充足的底氣,金融、專業服務仍是我們的專長,眼前最大問題是香港自己要「爭氣」。我們要思考如何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與深圳深化合作融合,在金融、科技等優勢產業上繼續發揮所長。內地積極提速發展,香港若然繼續停滯空轉,只會不進則退,追悔莫及。

筆者促請特區政府積極爭取中央在「十四五」規劃中,支持香港繼續鞏固國際金融中心、航空樞紐地位,深化香港與深圳共建科創中心的工作,把香港的定位和願景加入規劃之內。特首早前公布本月下旬到北京,希望她把握良機積極爭取及與中央各部委商討惠港措施。

有從事生物科技的朋友跟我分享,在他眼中,香港仍然機遇處處。因應世界局勢日趨複雜,近日不少海外華人華僑科學家考慮回流,他們較適應香港的生活環境和制度,特區政府應盡快解決他們的房屋和子女教育等問題,吸納這批全球搶手的優秀人才。

至於習主席提到「規劃建設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可充當兩地創科深化合作的示範區。香港的資本市場亦是優勢之一,自兩年前港交所放寬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規則,香港已成為亞太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生物醫藥的特色是產品研發時間長,而香港資本市場活躍、制度健全,提供了方便的集資機會,亦吸引了一班的風險投資者。現時超過150間生物科技企業進駐香港科學園,更有公司拓展業務至東南亞,漸漸生成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圈。香港搞創科是大有可為,亦是事在人為。

青年人到大灣區尋夢

香港單單守住一千一百平方公里土地,發展難免遇上限制。一位任職「潮流品牌」的年青設計師對筆者說,公司在內地的銷售增長強勁,品牌設計有需要更緊貼市場口味,故公司計劃把總部遷往內地,她正猶豫是否「舉手」一起北遷。我鼓勵她日後親身北上走走,了解內地的工作前景有多好,感受內地發展速度有多快。我相信,不難得出一個結論,若果香港後生仔願意放下爭拗,前往內地學習、就業、生活,更有機會開拓不一樣的人生。若捨本逐末,恐怕眼前只有崎嶇難行的道路。

「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是這個時代的最佳機遇,時代選擇了我們這代香港人,與國家堅定地站在一起,才能重現再次騰飛的機會。

陳亨利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