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日
政改方案公布後一個星期,我應紡織業大亨吳中豪的邀請,到他家裏出席晚飯聚會。與會者連主人在內共12人:除我之外還有8個立法會議員,建制3人、泛民5人;另外兩人也是紡織製衣界的知名人士,陳鎮仁和陳永棋。飯局的目的十分明確:3名商人要游說泛民議員支持政改。
這3位商界領袖中,政治上最活躍的是時任全國政協常委的陳永棋;游說任務主要落在他的身上。那天他腿患未癒,走路有點困難,要拄着拐杖赴會。我認識了陳永棋二十多年,他為人樂天風趣,很愛說笑,甚少看到他像當天晚上那樣憂心忡忡。他對泛民議員說的一番語重心長的話,令我對他肅然起敬。
在席的泛民議員都感受到陳永棋坦誠的態度,也聽懂了他說的道理。一位泛民議員說:「我明白,日後要落實一個普選行政長官的方案,也只能按『831決定』;但這一次我們真的不可能支持。」泛民議員不認同「民意大多數支持通過政改」,認為他們的選民不會容許他們對方案投贊成票。
在大鑼大鼓的民意戰背後,我不知道有多少這類游說活動在低調地進行。但我相信,在建制陣營中有不少像陳永棋那樣真心希望政改通過,又能夠和泛民溝通的人。他們可以做到政府官員做不到的事:對泛民議員說出他們應該支持政改的最有說服力的理由。他們說的有些話,官員不能說。
協助游說泛民支持政改的,還有一支北京起初可能意想不到的異軍:外國政府。早在2015年1月中,訪港的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施維爾(Hugo Swire)已呼籲泛民議員通過政改,當時建制和泛民陣營都感到詫異。5月上旬,美國3名主力亞太事務的資深國會議員來港,與多名立法會議員會面,同樣表示了支持政改的態度。其中眾議院議員邵建隆(Matt Salmon)對泛民政黨領袖說,香港政制能夠行前一步是好事,「Sometimes 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loaf(有時半條麵包要比沒麵包好)」。
這不是英美個別官員和議員的意見。多個西方國家的駐港總領事都公開表示希望政改通過,有些更出面游說泛民議員。其中最積極的是加拿大總領事,每次見到我都說他在為政改向泛民拉票,並且一度向我報喜:他已拉到5張泛民票!
6月初,距離立法會表決政改方案僅餘兩星期,歐盟駐港辦事處主任彭家傑(Vincent Piket)聯同10名歐盟成員國駐港總領事約見民主黨、公民黨和工黨的代表,呼籲他們接受政改方案。
泛民議員每次和外國人會面之後,都重申他們反對政改的立場。但外國政府的支持令一些人對政改獲得通過增加了希望;外國政府的表態,或可成為泛民轉軚支持政改的下台階。
佔領行動加深了中國政府對外國勢力介入香港事務的戒心。外國官員「插手」香港政改,即使聲稱支持「831決定」下的方案,也難免引起北京的猜疑。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一位官員問我:「外國政府說希望政改方案通過,你覺得是真是假?」我說,我相信是真的。
事後我想到:外國政府積極為政改拉票,可能是幫倒忙。
(179)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編者按:曾鈺成最新著作《主席八年》(上冊)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參與式預算有可能在香港落地嗎?(上) |
上一篇: | 如何看待BNO今天的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