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日
在佔領行動的整個過程,所有人,不論屬於什麼黨派──建制派抑或反對派、「鷹派」抑或「鴿派」──自始至終都不願見到衝突演變成流血事件,都希望佔領可以和平結束,雖然對佔領的後果各有不同的期望。所以,看到政府和學聯終於可以對話,很多人都鬆了一口氣,希望對話可以打破僵局,為和平解決佔領衝突找到一條出路。
這場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世紀對話」,成為全城關注的焦點。不過,學聯和政府在對話前夕各自發出的訊息告訴人們,不能對這次對話的成果有過分樂觀的估計。學聯表示,他們將在會面時向政府提出3項訴求:向人大常委提交真正反映香港民意的補充文件、爭取公民提名以及廢除功能組別;如果政府不能即時接納,便應擱置政改,並且交出落實這些訴求的時間表。政府一方則準備「打誠意牌」,通過對話直播,向公眾再次解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說明「提交補充文件」和「公民提名」等要求不符合有關決定和《基本法》,並游說學聯,即將進行的政改第二輪諮詢仍有增加民主成份的空間。
對話黃昏6時開始。上百名記者在現場報道,各電台和電視台作現場直播。雙方先各自表述立場,然後有90分鐘辯論時間,最後每方有10分鐘總結。我在當天下午和晚上都要出席公開活動,沒機會收看直播。從事後的新聞報道看到的對話片段,我覺得雙方的表現都很值得讚賞。政府官員解釋政改必須依從的原則,清楚、堅定而有耐性。至於學聯的幾名代表,顯然事前為對話做足了準備工夫;儘管我不能完全同意他們的觀點,但不能不欣賞他們的辯才和不卑不亢的態度。
但一如所料,對學聯提出的「提交補充文件」、「修改《基本法》」和「改變人大常委會決定」等要求,政府官員只能說不。林鄭代表政府作總結,提出4點回應:一、在第二輪諮詢期內繼續對話;二、2017年的普選方法並非終局,日後仍可進一步完善;三、設立包括學生代表在內的多方平台,討論2017年後的政制發展;四、特區政府向國務院港澳辦提交「民情報告」,反映人大常委會決定後發生的罷課、佔領等事件。
學聯要求政府向中央提交補充文件,等於否定行政長官先前向中央提交的政改報告,承認該報告沒有準確反映民意,政府當然不能同意。同時政府亦指出,「政改五步(部)曲」不容許提交「補充文件」。政府以提交「民情報告」回應,既不是修改或「補充」行政長官的政改報告,也不會牴觸「五步曲」的規定程序。這個主意據說是「德高望重的中間人」向學聯「摸底」後給政府提供的,認為這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一個做法,讓學聯有一個下台階。
對話結束後,雙方禮貌地握手離場。林鄭向傳媒表示,希望學聯感受到政府的誠意,以後有機會再與同學們理性平和地對話。
誰知學聯的代表一回到金鐘佔領區,便變了臉,指政府對他們的要求沒有實際回應,又罵官員說話「內容空洞」、「玩花招」。他們呼籲示威者繼續佔領,拒絕撤退。政府深夜發表聲明,對學聯的態度表示失望。
(162)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紅中譴責澳洲 學者呼籲品紅 |
上一篇: | 憲法、基本法及一國兩制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