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日
特區政府2014年度勳銜頒授典禮10月18日星期六在禮賓府舉行。(羅致光獲授金紫荊星章,是唯一屬於泛民陣營的受勳人士,但他沒有出席典禮。)典禮結束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向傳媒發表談話,宣布政府與學聯的對話將在接着的星期二,即10月21日下午,在黃竹坑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大樓內舉行;雙方各派5名代表參與,政府的代表除了「政改三人組」成員外,還有特首辦主任邱騰華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劉江華;會面預計長兩小時,整個過程將設現場直播,但場內不設觀眾席。林鄭又透露,政府與學聯已達成共識,邀請一位大學校長主持對話;根據八大校長會建議,政府將邀請校長會召集人、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擔任主持。
當天下午,學聯即表示對林鄭月娥公布的對話安排沒有異議,並定出會面5人名單: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副秘書長岑敖暉、常委羅冠聰和梁麗幗,以及常務秘書鍾耀華。
政府和學聯對話安排終於得到落實,我和立法會各黨派議員都表示歡迎。大多數人都衷心感到欣慰,希望對話最終可以導致佔領行動和平結束。政府和學聯雙方雖在10月初已表示了對話的意願,但到要落實時卻一波三折,一再拖延。首先是學聯要擱置對話,抗議警方在處理佔領示威者和反佔領人士衝突時手法不公正。其後,學聯重新表示願意對話,於是政府派出劉江華等3名官員與學聯商討有關安排。開了3次會議之後,劉江華宣布,雙方達成共識,學聯代表將與「政改3人組」在10月10日下午會面,討論政制發展的憲制基礎和法律規定兩個議題。
但在劉江華宣布消息後不到半天,岑敖暉和鍾耀華卻公開表示,學聯對政府提出的兩個議題感到「失望」和「憤怒」,並聲稱他們的會面原則是「政治問題,政治解決」。會面能否如期進行頓成疑問。10月9日下午,學聯、學民思潮、「佔中」團體和泛民議員聯合宣布一系列配合佔領的不合作運動;他們又呼籲市民前往金鐘集會,觀看對話直播。當天晚上7時半,林鄭宣布,由於「不能接受有人利用公開對話的機會,鼓動更多巿民參與佔領行動」,政府「很無奈和很失望地」決定暫時取消對話。
德高望重人士促成對話
對於政府擱置對話,學聯馬上反擊,10日晚在金鐘舉行大規模集會,宣稱「政府拒絕對話,人民堅守街頭」。逾萬人到場,包括多名藝人和泛民議員。上台發言的人呼籲市民帶同帳篷到金鐘通宵佔領,要讓夏慤道成為「民主大本營」,迫使政府接納「真普選」訴求。他們誓言,政府一天不退讓,他們一天不會從街頭撤退。
矛盾似乎在不斷升溫。然而一星期後,卻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機。促成轉機的,是一位高人在背後斡旋。
10月16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到立法會出席會議時向傳媒透露,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已委託一位「德高望重的中間人」,協助重啟與學聯對話,可望水到渠成。兩天後,林鄭便宣布對話安排落實。這「德高望重」的人是誰,政府一直沒有揭曉;有傳聞說是時任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
(161)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編者按:曾鈺成最新著作《主席八年》(上冊)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政府與立會良性互動是施政關鍵 |
上一篇: | 國家憲法日系列─憲法及其歷史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