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8日
張德江在深圳與港人會面的第一天,「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在香港啟動大規模簽名行動,在全港四百多個街站收集市民的「反佔中」簽名。
當年7月初宣布成立的「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由28名建制派政、商、學界人士以及38個團體發起,目的是動員全港市民「保和平、保普選、反暴力、反佔中」。數星期內,參加大聯盟的團體已超過1000個。大聯盟原定7月底至8月中發起全港「反佔中」簽名運動,包括在街上和網上收集簽名,後來決定街上簽名提早在7月19日開始,為期一個月。
行政長官和多名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都簽了名。簽名運動的最後一天,即8月17日,大聯盟組織「保普選、反佔中」大遊行,從維多利亞公園遊行至中環遮打道。在總結整個運動的記者會上,大聯盟宣布,「8.17大遊行」有19.3萬人參加(警方估計的數字是11萬人,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估計有7.9萬至8.8萬人);一個月的簽名運動共收到150萬個簽名。
在「反佔中」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日子,我碰巧不在香港。我先前已計劃好,趁當年立法會暑期休會的時間,和香港政策研究所行政總裁馮可強一起到華盛頓,考察美國的智庫機構。
為了探討在香港推動民間政策研究活動的前景和路向,我們決定分別到內地(北京、上海和廣東)、新加坡以及美國等地「取經」,其中到美國的考察定在2014年7、8月。
在策劃行程的時候,我拜訪了董建華先生,徵求他對我們訪美計劃的意見。他聽我介紹計劃之後,表示十分支持,主動提出他可以跟美國幾個主要智庫組織聯絡,為我們推介。他特別提到,他和傳統基金會的負責人是老朋友,只要他打個招呼,我們一定可以見到基金會的主要人物。我對董先生的支持表示十分感謝;有他穿針引線,我們在美國的考察活動便事半功倍。
3天後,董先生打電話給我,勸我取消訪美之行。他說,現在不是合適的時候;來日方長,以後可以有很多機會。
我感謝董先生的忠告,把他的意見告知馮可強。我們不知道董先生為什麼對我們的訪美計劃改變態度;但商量之後,我們還是決定如期赴美。香港政策研究所其實跟美國的智庫也有聯繫,而不久前卜睿哲(Richard Bush,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 Brookings Institution 的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也來立法會找過我,談過合作研究的可能性。同時,美國駐港總領事也樂意為我們提供協助。
立法會會期7月中結束,我訂好機票7月21日飛往美國,剛好沒有妨礙我在19日到深圳見張德江。
我們在華盛頓訪問了包括傳統基金會和布魯金斯等6個主要智庫。在差不多同一期間,民建聯5名立法會議員也到美國,走訪三藩市、洛杉磯和紐約,向當地華僑宣傳「保普選反佔中」。我趕不及參加他們的活動,但約好了在完成華盛頓的行程後,轉到紐約拜訪當地的華僑團體。
我決定辦完公事之後,和太太在美洲遊玩:先到阿拉斯加乘郵輪觀賞冰川峽灣,順道下溫哥華探望朋友,再飛到夏威夷玩幾天,然後折回洛杉磯,8月19日才返抵香港。
(146)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編者按:曾鈺成最新著作《主席八年》(上冊)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