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5日
美國政府和政界從「斯諾登炸彈」的震盪恢復過來後,立即展開了鋪天蓋地的攻勢,對斯諾登進行「人格謀殺」,說他讀書不成、心理不平衡、自戀狂;又指他是逃兵、叛徒、賣國賊、中國間諜。
2013年6月17日晚上,斯諾登在香港的一個秘密地點,通過《衞報》網站回答網民提問。他反駁美國前副總統切尼和部分傳媒給他扣上「中國間諜」帽子的抹黑言論,指這些言論只是意圖為美國政府惡行敗露轉移視線;他說他從來沒有和中國政府接觸過。
斯諾登又預告,他將提供更多關於美國 NSA 竊取個人隱私的細節。
6月19日的立法會會議,第一個和最後一個事項都是關於斯諾登事件。第一個事項是馬逢國提出的急切質詢,要求特區政府交代斯諾登事件的最新發展。馬逢國問:第一,當局有否採取有效措施,確保香港網絡和電腦不被入侵;第二,對於美國入侵香港和內地的電腦系統的指控,特區政府有否與美國當局提出跟進;第三,特區政府有否接獲美國政府關於引渡斯諾登的要求,有否評估斯諾登的人身安全是否受到威脅。
一共有23名議員提出補充質詢,向政府追問。跟一般質詢情況不同,追問的大半是建制派議員。他們都咬住兩個問題不放:特區政府對美國入侵香港電腦系統如何處理,以及如何保障斯諾登的安全和權利。
回答議員質詢的是時任保安局局長黎棟國。他回答的主調是:特區政府會嚴格按照香港的法律和程序辦事,但政府不能披露已經採取或將會採取的行動細節。他說:「這個案非常複雜,我們希望公眾理解政府不能披露或討論個案細節的立場。」雖然他「回答」了議員20多條問題,但對於特區政府怎樣評估香港網絡被入侵的嚴重程度、有否向美國提出交涉、如何處理斯諾登的安全和去留問題等,他沒有透露半點實質的訊息。
該次會議的最後一個事項,是由內會主席梁君彥提出的休會辯論,討論「網絡安全」問題。一共有25名議員發言,其中大半是泛民議員。發言的建制派議員齊聲譴責美國政府侵犯網絡自由和個人私隱,又認為特區政府不應移交斯諾登。泛民議員除了指摘特區政府沒有能力保障香港的網絡安全和市民的私隱外,也沒保留地批評美國監控網絡的行徑,有意洗刷袒護美國的形象。
負責回應的政府官員仍是黎棟國。他幾乎整篇發言都是講政府維護網絡安全的一般做法,到最後一段才提到斯諾登,並且只是重複「個案非常複雜,希望議員理解政府不能披露或討論有關細節」的說法。
4天後,特區政府終於打破緘默,發表聲明說斯諾登已「自行循合法和正常途徑」離開香港,前往第三國。聲明解釋,美國政府曾要求特區政府向斯諾登發出臨時拘捕令,但由於美國政府的文件未能全面符合香港法律上所需的要求,特區政府並無法律依據限制斯諾登離境。聲明又說,對於有報道指香港有計算機系統被美國政府機構入侵,特區政府已向美方致函正式要求解釋。
(116)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英國修改BNO的「搵笨」真相 |
上一篇: | 赤心仁術獻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