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9日
疑似特首候選人的經歷並非都是好受的。我考慮參選行政長官的消息發表翌日,多家傳媒收到一個匿名短訊,指稱「特首參選人梁振英及其團隊正搜集與曾鈺成有關的黑材料,以掃除當選阻礙」。
這消息見報當天早上,我收到梁振英的電話。他肯定地告訴我,他和他的團隊沒有我的黑材料,也不會去搜集我的黑材料。
我完全相信梁振英不會搞我的黑材料,也不會叫人搞我的黑材料;他並且會制止他團隊裏的任何人搞我的黑材料──如果他知道的話。可是我不敢肯定在他的團隊裏沒有人會瞞着他向我放冷箭,我不能不提防。
接着幾天,不同的傳媒機構先後收到三項有關我的負面消息:第一,我到處問人借錢;第二,我管理的一間學校賬目混亂;第三,我患了重病,到廣州求醫。
那段期間我十分幸運:幾乎所有傳媒,不論他們是什麼立場,對我都很友善;對於我考慮參選行政長官,他們大都樂見其成。傳媒收到我的負面消息,沒有馬上拿來炒作,反而立即通知我,叫我提防。
以上三項消息令我吃驚,因為每一項雖然都並非準確的事實,卻都有一點根據,不是純粹憑空捏造,肯定是知情人士發放的。
我沒有「到處」問人借錢,但我確實借過錢。幾年前我想買樓自住,但我的銀行存款太少,拿不到銀行貸款,於是我向弟弟借了一筆錢,才完成了交易。這事本來只有我和家人知道;但有一次我和幾個我認為是知心的朋友聊天,我自怨地說:「我真沒用,工作了幾十年,想買樓自住準備退休,也要向人借錢。」我估計向傳媒「爆料」的,是當時在場的其中一人。
我擔任校監的一間學校賬目混亂,引起教育局關注,確有其事。不過事情早已妥善處理:學校糾正了先前的失誤,完善了制度,滿足了教育局的要求,其後一直運作良好。這事即使拿來炒作,大概也「死不了人」。知道這事的人可有不少,是誰會向傳媒報料呢?我心中有一個嫌疑人,但沒法求證。
至於「身患重病,到廣州求醫」,完全是張冠李戴。患病求醫者另有其人;他也姓「曾」,是我認識了多年的朋友。年前他發現患上末期腸癌,本港醫院告訴他要作最壞打算;他知道民建聯前主席馬力也是患了同一病症,曾到廣州醫治,於是託我協助安排他到廣州求醫。所以我確實辦理過到廣州求醫的事,只是病人不是我自己。
處理醜聞或有可能成為醜聞的問題,最佳辦法是採取主動,自我引爆。我把以上三件事的實情主動向傳媒披露了。
同時,我又把梁振英在電話裏對我說的話告知了傳媒。我對傳媒說,我相信梁振英說的是實話。可是我知道,這電話必然引起各種猜測。有的人認為是「此地無銀」;梁說沒搞黑材料,恰恰證明他在搞。有的人更認為那是個恐嚇電話,「我沒搞你的黑材料」就是提醒我,他有辦法搞我的黑材料。
我愈替梁振英辯護,其他人愈覺得我太老實、太天真,愈覺得我有可能被惡意抹黑。這對梁振英並不公道,但對我卻起了保護作用。
三個問題最終沒有被炒作,沒有成為我的醜聞。
(69)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