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7日
我為要避免處理行政長官是否違反《議事規則》的問題,把提出「規程問題」的梁國雄逐出會議廳,轉移視線。我解釋說,從行政長官進入會議廳開始,至行政長官回答黃毓民議員提問時,梁國雄多次高聲呼叫,我一再喝止無效;所以我命令他退席,不算未經警告。
其實我不能肯定一直在呼叫的是梁國雄:我只聽到有人在大叫「林瑞麟可耻」等口號,卻弄不清誰在叫,原因是新會議廳比舊的大了許多,我根本看不清後排議員的動靜。我相信大叫的議員是梁國雄或者陳偉業,但不能肯定是哪一個;所以我只能說「請議員遵守《議事規則》」,沒有點任何人的名。(事後梁陳兩人都否認曾經大叫。)
在舊會議廳裏,我可以清楚看到每個議員臉上的表情,有需要時可以跟任何議員交換一個眼神。現在來到新會議廳,和議員們座位的距離遠了,加上電腦控制的節能照明系統不及以前光亮,我連議員的面容也看不清楚。
議員們也投訴新會議廳太大,不習慣。以前他們差不多並肩而坐;要跟前後左右的議員說句話,十分方便;現在可不行了,議員之間距離有一米多,坐在椅子上沒法輕聲交談。
前廳變得冷清
會議廳內氣氛的轉變,只是立法會遷到添馬艦新綜合大樓的其中一個後果。新大樓給議員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帶來了重大的變化,有些變化是沒有人預料到的。
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會議廳前廳的使用率大不如前。在舊大樓裏,與會議廳相隔一條走廊的前廳,是議員和官員們最愛聚集的地方;每當有會議進行,前廳便十分熱鬧。舊大樓空間有限,除了立法會主席和內會主席之外,所有議員在大樓裏都沒有自己的辦公室;議員回到立法會大樓,不須要留在會議廳或會議室的時候,都會到前廳休息。出席立法會會議的官員,到了大樓之後,在出席會議前後也喜歡到前廳去。前廳成為官員找議員、議員找官員或者其他議員最方便的地方,不論為談公事抑或只為閒聊。
新大樓設了一個更加寬敞的前廳。時任秘書長吳文華和她的團隊為前廳的設施和布置作了精心的設計,讓議員和官員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下三五成群地交談,又可以有個人的空間,獨自休息、閱讀或者使用電腦。誰知這寬敞、雅致、舒適的前廳,啟用後經常空無一人。秘書處想盡辦法吸引議員們使用,包括在下午時間在前廳提供精美特飲和小吃,但舊大樓前廳的熱鬧境況仍不能在新大樓重見。
理由很簡單:每個議員在新大樓裏有自己的一個相當闊落的辦公室,哪裏還需要到前廳去?
這帶來一個後果:議員出席會議更容易遲到。以前,議員的辦公室在立法會大樓外,跟大樓有一段距離;每有會議,議員都會提早去到大樓,在前廳等候。前廳有一面大銅鑼,開會前10分鐘,職員敲響銅鑼,議員便魚貫進入會議廳。現在,議員都留在綜合大樓高座的辦公室裏,到會議開始才下來;等候電梯的時間長了,便會遲到。銅鑼仍放在新的前廳裏,不過只是裝飾,失去了原來的效用。
(63)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人大釋法 萬劫不復 |
上一篇: | 北區素人拒讓泛民 鄉事派或收漁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