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0日
2011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立法會首次在添馬艦綜合大樓的會議廳舉行會議,由行政長官向立法會作施政報告。
會議開始時,我先就新綜合大樓正式啟用作了一段簡短發言。我感謝政府當局、全體議員以及立法會秘書處為新大樓的興建和立法會的搬遷作出的努力。我指出,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跟政府進行商討,力求保持立法會的獨立性和莊嚴形象。我又強調,新大樓的設計有極高的透明度,設有無障礙通道,而且所有會議均有直播,目的是把市民帶入立法會,讓公眾更了解立法會的工作,更有信心地向立法會反映他們的意見,幫助議員更好地代表他們監察政府施政。
接着,我請行政長官進入會議廳。正如以前在舊大樓一樣,行政長官曾蔭權從主席座位對面的大門進入,沿中間的通道步向會議廳前方。我的第一個印象:行政長官走這段路的時間很長、很長,比以前長了許多。在這過程中,黃毓民議員不斷叫囂,我多次喝止,幾乎到了要發出命令驅逐他離場的時候,曾蔭權才來到講台前。
我的第二個印象:新會議廳的天頂真的很高、很高。「長毛」梁國雄把一個氫氣球放到會議廳的上空,工作人員沒法即時把它取下來,因為天頂離地面足有5層樓的高度。
長毛的升球禮
梁國雄當天進入會議廳時,手裏拿着一個脹鼓鼓的「紅白藍袋」,沒有人知道裏面有什麼乾坤。當行政長官走向會議廳前方的時候,梁國雄拉開袋口,原來裏面是個氫氣球,一放出來便直往上升,下面拖着一條寫着「煲呔禍港,官商勾結」的直幡。會議廳裏的人弄清楚是什麼一回事的時候,氣球已升過眾人頭頂,沒有人可以把它拉住了。曾蔭權和我,以及會議廳裏的議員、官員和工作人員,公眾席上的所有人,目送着氣球升到會議廳天頂底下,有的感到氣惱,也有的覺得好笑。
我把梁國雄逐出會議廳——不是因為他放氣球,而是因為他邊放邊大叫口號,勸而不止。我不能肯定放氣球可以成為驅逐他的理由;事實上他在事後公開辯解說,氣球升到樓頂,沒有對其他議員造成妨礙,沒有影響會議進行。
事後我和秘書處商量,以秘書長的名義向全體議員發出通告,因安全理由,禁止把可以上升的氣球帶進會議廳。氣球雖不會爆炸(「氫氣球」裏面的是氦氣而不是易燃的氫氣),但如果升到天頂,會影響或破壞上面的消防和照明裝置。
工作人員要開動會議廳內高空維修用的吊船,才可以把長毛的氣球拿走。為收回有關工作的成本,秘書處向梁議員追討1000元。
有傳媒在報道立法會第一次在新會議廳開會時說,這會議廳是「高、大、空」。這3個形容詞頗為貼切:新會議廳有多「高」,從長毛放的氣球可以看到;它確實比舊會議廳「大」得多,面積達800平方米,按設計最多可以容納120名議員,因為預料立法會未來可能要增加議席;而它給人「空」的感覺,因為當時全體議員只有60名,大廳便顯得十分疏落。
我也覺得,坐在主席座位上,和議員們的距離比以前拉遠了。
(61)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言論中毒 |
上一篇: | 雷聲大缺雨點 工廈改裝過渡房何去何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