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2月9日

社評 社評

難得示威復現和平 特首把握機會對話

香港的示威活動在這半年幾乎無日無之,暴力抗爭與流血衝突司空見慣,昨日終於復現久違了的場面,人山人海的市民參與大規模遊行,活動結束之後難能可貴地和平散去;期間只有個別縱火和破壞店舖的行為,以及小型的堵路動作,較諸近月硝煙瀰漫的亂局,可說大致平靜有序。

民間人權陣線(民陣)舉辦的十二月八日「國際人權日遊行」,是警方四個多月來首次批出不反對通知書,儘管高度戒備的氣氛依舊緊張,警方甚至公布在昨日早上拘捕十一人,檢獲真槍曲尺和逾百發子彈,懷疑他們會在下午遊行中製造混亂,將控告相關人士涉及無牌藏有槍械等罪名。幸綜觀昨日的情況,只有零星的亂象,例如高等法院門外被縱火,示威者與警方短暫對峙,整體而言沒有爆發不愉快的直接扞格;最低限度,防暴警察全日沒有發射過催淚彈和橡膠子彈(六月至今發射了逾一萬五千枚催淚彈及約萬枚橡膠子彈)。

民陣在遊行結束之時公布,昨日參與人數約八十萬,警方則點算出最高峰人數為十八萬三千。較之於六月九日的一百萬人以及六月十六日的二百萬人,八十萬人當然沒有破紀錄,可是當大家回顧夏去秋來寒冬至的烈日與冷風,迄今還有這樣居高不下的海量市民走上街頭,不得不說抗爭運動始終得到民意認同。特首林鄭月娥如果希望採取拖延策略,呆待民意逆轉而風波自動平息,恐怕繼續事與願違。

數十萬人遊行回復昔日和平散去的應有面貌,示威者與執法者同樣地相對克制,特區政府應該好好把握機會,真心誠意展開對話。經過這近二百天社會動盪的洗禮,大家已經看清楚《逃犯修例》修訂帶來了幾許禍患,林鄭無論怎樣顧左右而言他,企圖讓時間沖淡一切,客觀現實擺在眼前就是不可能。隨着時間延宕,新的問題接踵而至,首當其衝的是警方耗盡了幾十年努力經營的良好形象。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的數據,警務處的評分是「崩盤式下跌」,紀律部隊之中警隊民望最低,評分只有三十五點三,較六月初的六十一分暴挫逾二十五分,四成受訪者更給予零分,滿意度首次出現負淨值。

社會各界不斷敦促,我們也屢次呼籲,政府必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才有望解開這個愈陷愈惡性循環的死結,否則暴力只會導致更多的暴力。卻奈何,林鄭僅在十一月下旬區議會選舉後宣稱,設立獨立檢討委員會,仿效二○一一年倫敦騷亂後英國政府的做法,即是聚焦於街頭騷亂造成的破壞與傷害等等。光是檢討,而非握有必要權力的調查,能夠有效撫平史無前例的社會撕裂嗎?答案顯而易見是否定的,莫說反修例的示威者與贏得區選八成半議席的民主派不收貨,連建制派政團相信亦不滿意。尤其可圈可點的是,民建聯議員蔣麗芸上周四在立法會強調,應讓有法定權力的委員會調查這場反修例風波,以還警方清白。

公平地說,警方實實在在處於非常艱難的境況,很多時候恰似豬八戒照鏡,一方面固然涉嫌行動過火而備受詬病,另一方面則受到惡意中傷而百詞莫辯,偏偏政治問題理應政治解決,警方的職責只是維持秩序,政治問責官員卻彷彿隱形了一般。因此,在某些方面還警方清白原則上沒有錯,怕只怕特區政府仍然缺乏政治智慧和能量讓堆積的疑案水落石出。

新任醫管局主席范鴻齡也主張獨立檢討委員會擁有法定權力,傳召證人及索閱重要文件資料,以釐清亂局真相。不難推測,各界有識之士都不樂意看到所謂檢討徒具虛名,要是委員會無權觸及六個月以來的種種關鍵人證與物證,一切因應之道搔不着癢處,林鄭的拖延策略早晚又會惹來波濤洶湧的民憤。

數十萬示威者和平散去,半年前不算什麼,半年後的今天實乃可遇不可求。示威浪潮之下,區選結果是民主派大勝,林鄭承諾特區政府一定會虛心聆聽市民的意見,並且認真反思。特首若想對話,區議員不失為貼近民意的好選擇之一。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