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5日
李克強副總理訪港的最後一項活動,是出席添馬艦新政府總部落成典禮。
包括政府總部大樓、行政長官辦公大樓和立法會綜合大樓在內的添馬艦發展工程,由曾蔭權一手謀劃和推動,是他的寶貝項目。
添馬艦曾經是駐港英軍的海軍基地,在軍事設施遷往昂船洲後,該片土地便告空置。特區政府最初打算把它拍賣用作發展商業樓宇,但遇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地價大跌,政府於是把土地收回。至2002年4月,政府首次建議把添馬艦發展為特區的政治中心,解決政府總部及立法會辦公室短缺問題。但其後由於政府財政出現赤字,加上「沙士」疫症爆發,令香港經濟大受打擊,發展計劃被迫擱置。
曾蔭權接任行政長官後,重提添馬艦發展計劃。他在2005年《施政報告》裏說:「在香港整體經濟好轉下,較早時擱置的遷建政府總部和立法會大樓的計劃,如果能盡快恢復展開,既可解決實際需要,也為建築行業帶來數以千計的急需職位。」在他大力游說下,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在2006年6月通過了工程的撥款。2008年開始動工,施工過程雖有延誤,基本上仍按預期在2011年8月落成啟用。
我兼任主席的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積極參與了立法會新綜合大樓的設計,並在施工過程中多次到工地視察。秘書處做好了計劃,準備在2011年8月至9月立法會休會期間進行搬遷,10月便在新大樓復會。對於遷進空間寬敞、設備先進的新大樓,大多數議員當然是期盼的。不過,跟位於昃臣道的舊大樓比較,新大樓最大的缺點是交通不便,尤其在啟用初期。有部分議員認為,在交通配套未完善之前,不應遷往新大樓。
不過,立法會只宜在休會期間搬遷,如果在2011年9月搬不成,便要延至1年後。這樣,已落成的新大樓便要空置1年,而要改用作終審法院的舊大樓,又要延遲1年交給司法機構。況且秘書處指出,舊大樓的許多設施,包括會議廳裏的電子表決系統,已經十分殘舊,沒法維修;如果繼續使用,隨時會「當機」,影響議會運作。在衡量利弊之後,行管會最後決定,還是按原定計劃在2011年搬遷。
在新政府總部落成典禮上,曾蔭權致詞說:「新政府總部的落成,為政府服務市民的工作揭開新一篇,為特區政府以至整個社會,帶來新氣象、新幹勁、新動力。」他解釋整個添馬艦建築群的設計理念:「民永繫」——力求讓市民容易到達,反映政府重視與市民溝通;政府總部與立法會綜合大樓毗鄰,反映行政立法關係密切;「天復藍」——重視環保節能;「地常綠」——大片綠地氈為市民提供休憩地方;「門常開」——表明政府每分每刻以民為本,開明開放。
立法會作為民意機構,當然更應該是「民永繫」、「門常開」:立法會新綜合大樓的設計,是盡量開放,方便市民內進。
怎想到在迎來了社會上的「新氣象、新幹勁、新動力」之後,立法會綜合大樓面對的最大問題,是怎樣防止人們進入大樓破壞,怎樣保障大樓裏的議員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於是要不斷加強防衞裝置,不斷提升保安措施。
(60)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