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5日
在立法會要就2012年政改決議案進行表決前的最後一個星期裏,正當中央和特區政府與民主黨頻密接觸,爭取達成協議的時候,有一段跟這主旋律不甚協調的插曲:曾蔭權和余若薇進行了一場電視辯論。
這場辯論被一些人稱為「世紀大辯論」,是由曾蔭權提出的。一個月前,當社會輿論普遍認為公社兩黨策動的「五區公投」已徹底失敗之後,曾蔭權突然發信給「五區公投運動聯合委員會總發言人」余若薇,說要和她進行一次電視直播辯論,「讓市民更清楚明白支持及反對立法會通過政府方案的論據,從而作出判斷」。
信中建議辯論在 6月17日晚假中區政府合署舉行,並且提出辯論規則:由獨立人士主持,不設現場觀眾,不設第三者發問。
收到「戰書」的余若薇大概也有點錯愕,但很快便回信表示樂意應戰。消息傳出,建制派對曾蔭權這一舉措感到難以理解。
他們公開不便批評,只說「尊重」曾蔭權的決定,甚至稱讚他「勇氣可嘉」,明知辯才不及對方,仍敢向對方挑戰;但很多人私下都認為此舉十分不智,尤其當中央政府已嚴厲批評「公投」違憲違法,曾蔭權竟邀請余若薇以「五區公投運動聯合委員會總發言人」的身份和他辯論,是重大政治錯誤。
曾蔭權在5月下旬與建制派議員的晚宴上解釋說,搞辯論的目的是爭取民意,為政改拉票;他表示政府團隊已經費盡心力「箍票」,但政改方案通過的機會仍是十分渺茫,所以不能不做點「出格」的事,以求突破;他說不求辯贏余若薇,只是希望透過直播,以誠意打動市民,令一些不支持方案的市民改變態度。至於為什麼要選擇余若薇作為辯論對手,他說是因為她對方案反對最強烈。
李鵬飛預言煲呔必敗
曾蔭權的解釋並不能說服建制派;他們大多數不以為然,認為余若薇因「公投」失敗正陷於窘境,這場辯論正好給她翻身的機會。正如政壇元老李鵬飛預言:「曾蔭權想趁余若薇病攞佢命,誰知攞番自己條命。」
電視辯論如期在 6月17日舉行,即在梁愛詩發表談話肯定民主黨方案的同一天,距離立法會表決政改決議案不到一星期。
一如所有人預料,在差不多一小時的辯論裏,曾蔭權一直處於下風,被動挨打。余若薇在總結時說的幾句話簡明有力:「如果我支持(方案),我就對不起下一代;我情願原地踏步,也不要行差踏錯。」
辯論後的民意調查顯示,逾七成市民認為余若薇在辯論中表現優勝,認為曾蔭權表現優勝的只有一成半;聽了辯論後對政改方案更加反對或減少支持的佔了四成半,更加支持或減少反對的不到兩成。政府想靠這場辯論贏得更多民意支持,結果適得其反;雖然這並不會影響立法會議員的取態。
搞這場辯論,到底是誰出的主意?有說是時任特首辦主任譚志源。5年後,已轉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的譚志源,要負責推動另一場政改。有人建議要再舉行電視論壇,譚志源聞虎色變,說:「數年前我做特首辦主任時,安排過當年的特首和一位議員電視辯論;之後我追悔莫及!」
(45)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膠袋徵費無成效 源頭減塑勢必行 |
上一篇: | 「避警地圖」危害公共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