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6日
在政改方案爭議期間,民主黨一名核心成員對我說,自2009年底政改諮詢開始以來,民主黨一直有通過「中間人」與中央政府溝通。協助他們溝通的已經有4條「線」(指來自4個不同方面的中間人),但他仍希望我也可以把他們的意見向北京反映。
他提出3項要求,強調是民主黨支持政改方案的條件:第一、中央政府要與泛民建立恒常的溝通機制,磋商今後的政制發展;第二、當局要清楚說明立法會達致普選時要取消所有功能組別議席;第三、政府提出的方案要改良:立法會裏區議會功能組別的6個議席,包括原來的1個和新增的5個,改為由民選區議員提名、全體在傳統功能組別裏沒有投票權的選民一人一票選舉產生,達到「一人兩票」的效果。
我從可靠的途徑取得中央政府的回應,向這位民主黨人轉達:第一點沒問題;對於第二點,中央官員不可能把取消功能組別的問題說死,但可以作一些籠統的表述。第三點卻不能同意;特區政府提出的已是「終極方案」,沒有修改的空間。民主黨的朋友聽了,搖着頭說:「第一和第二點都是『虛』的;第三點才是『實』的。政府不接納我們提出的改良建議,我們不可能支持方案。」
他又對我說:「我知道民建聯以為,如果政府接納了民主黨的建議,然後政改獲得通過,民主黨便成為『大贏家』。事實並不是這樣:民主黨提出這些建議,在黨內外都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我們最終給政改方案投下贊成票,要冒着分裂的危險。」
5月24日,民主黨和中央政府的溝通出現了歷史性的發展:主席何俊仁、副主席劉慧卿與核心成員張文光,第一次走進中聯辦大樓,與中聯辦副主任李剛談了兩個多小時。民主黨提出他們的三項條件,李剛的回應跟我先前對中央政府立場的理解大致相同,其中特別指出民主黨建議的「改良區議會方案」,等於把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變為直選議席,違反了人大常委會關於2012年立法會直選和功能組別議席比例不變的決定。
這會面並沒有令雙方的分歧收窄。得不到民主黨的支持,政改似乎要重蹈2005年的覆轍。
6月7日,政府正式向立法會提交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的兩項決議案,並預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將於6月23日的立法會會議上動議該兩項決議案,交立法會審議表決。決議案的內容跟政府先前發表的方案完全一樣,沒有作任何修改。
同日,喬曉陽又在北京對香港傳媒發表談話。他不點名評論了民主黨提出的修改方案。喬說:「有團體建議區議會功能界別的6個議席由區議會民選議員提名,交全港沒有功能界別選舉權的選民選出。我從香港報紙上看到,對這個建議香港社會存在有明顯不同的看法。不少團體和人士認為這是變相直選,質疑這一做法有違《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
有些人注意到,喬曉陽只是說「不少團體和人士」質疑民主黨方案違反《基本法》,並沒有說這是中央政府的定論;這或許暗示,事情還有轉機。
(40)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