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9月24日

曾鈺成 曾鈺成回憶錄: 主席八年

重啟政改

特區政府在2009年底啟動了回歸以來第二次政改嘗試。2005年的第一次政改,泛民陣營反對。政府為要取得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的支持,要從泛民陣營中「撬」得6票。政府選定了6名最有可能被游說的泛民議員,集中力量爭取他們頂住泛民陣營的壓力,投下贊成票。但只要有一個人不肯支持,其他5人的贊成票便完全沒用;泛民陣營只要拉住6人當中的1人不跑到政府那邊去,政府便要失敗。這正是那次政改的結果:6人中有1人最終堅持反對,政改功敗垂成。

汲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政府在新一輪政改決定改變策略,不再在泛民的「散兵游勇」身上打主意,而是爭取整個政黨的支持。民主黨是泛民第一大黨,在立法會裏擁有9票;該黨對爭取普選取態溫和,不支持「公投」,主張溝通對話,而且與行政長官曾蔭權的關係一直十分友好。因此政府便鎖定了民主黨為爭取對象。

政府2009年11月18日發表《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諮詢文件》,透露了當局將會建議的政改方案。其中的主要內容是:一、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人數由800人增加至1200人,第四界別(立法會議員、區議員、人大及政協)的新增議席大部分分配給區議員,由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以及二、立法會議席由60席增加至70席,分區直選和功能界別各佔35席;新增的5個功能界別議席及原有的1個區議會議席,由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

這方案規定只有民選區議員才享有互選產生選委會委員和立法會議員的權利,委任區議員不能參選;這總算增加了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民主成分。但除了這一點,這方案跟2005年泛民反對的那個方案幾乎沒有分別,所以泛民議員說它是「翻叮」2005年的方案。

喬曉陽說普選 司徒華不收貨

最令泛民不滿意的,是諮詢文件不提「普選路線圖」:人大常委會先前已決定了香港在2017年可以普選行政長官,之後可以普選立法會的全部議席,但特區政府沒有提出「終極」普選方案,包括普選行政長官的提名門檻,以及立法會全面普選時會否取消所有功能組別議席。

社民連和公民黨隨即策劃「五區總辭,變相公投」,爭取2012年雙普選;而民主黨、民協、職工盟、社總等不支持「公投」的「溫和民主派」,便成立「終極普選聯盟」(「普選聯」),提出政改方案要有普選路線圖,包括立法會最遲在2020年要取消所有功能組別議席。

2010年4月14日,政府公布了正式建議的政改方案,基本上就是諮詢文件裏披露的一套。為回應泛民對普選路線圖的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喬曉陽於同日下午在北京發表談話,強調全國人大常委會訂出普選時間表的決定是十分嚴肅的、是深思熟慮的,有毋庸置疑的權威性和法律效力。可是,喬曉陽堅持普選時間表只能說「可以」普選,不能說「必定」普選;他也沒有表示立法會功能組別議席將會取消。

包括民主黨在內的普選聯對政改方案表示失望,司徒華更聲言民主黨一定要反對方案。

(39)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