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5月18日

黃家樑

只談家長教育 見樹不見林

教育局委任的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專責小組提交報告,建議推行大規模「正向家長運動」,針對現時流行「虎爸虎媽」和「怪獸家長」等現象,為莘莘學子減壓。

然而,學生壓力過大,社會吹捧學術精英,中小學出現過度競爭的現象,全是家長的錯嗎?

如果家長只是身不由己,甚至無從選擇,「正向家長運動」又能產生多大作用呢?

家長催谷子女的心態

就筆者觀察,本港家長普遍有望子成龍之心。究其原因,第一是中國傳統科舉文化深入民心,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父母全力逼迫子女往學術的窄門走,不到最後關頭,不會相信「行行出狀元」和「全方位發展」。

第二,香港出生率持續下降,少子化嚴重,不少家長視子女如珠如寶,寄予厚望,自必萬千寵愛在一身,不吝千金,悉心栽培。

第三,近年香港經濟似好非好,樓價租金高昂,生活成本驚人,社會向上流動減慢,職場競爭激烈,低薪的專業和文書職位大量湧現,臨時工或合約制令人欠缺安全感,不少家長(特別是中產階級)為了子女的前途,唯有全面「催谷」,以免輸在起跑線。

因此,「正向家長運動」推行後,或可改變部分家長心態,稍為紓緩學子壓力問題,但只要勞工階層和專業文職的鴻溝仍然存在,彼此地位和收入有天淵之別;只要社會仍是學歷掛帥,普羅大眾對「大學畢業」的光環仍有執迷;只要香港經濟發展繼續停滯,產業單一化令年輕人苦無機會,生活壓力叫新一代前路茫茫,相信「你有你宣傳,我有我催逼」的現象勢難終止;情況就如當年「求學不是求分數」的政府宣傳運動一樣,無疾而終。

話得說回頭,莘莘學子學習壓力沉重就只是社會和家庭的錯嗎?教育當局和教育同工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嗎?

事實上,近年部分家長已有所醒悟,追求愉快學習,不希望子女承受不合理的壓力,不接受學校安排大量操練式習作和高度競爭的測考。

然而,學校和教師有大力配合嗎?我們的教育制度有為這些家長提供選擇嗎?教育當局有針對種種弊病推行改善措施嗎?

最後,在走投無路之下,這些家長只能選擇跳船,或報讀國際學校,或投身提供國際文憑考試的直資學校,或安排子女出國留學,向香港高壓力和高競爭的教育制度說不。

在2000年教育改革推行後,教育界高唱全方位發展,結果變成全面性競爭,令家長及學生倍感壓力。教育局容許直資和私立小學、各官津直資中學以面試收生,開啟了家長在幼兒階段已全方位催谷子女學術成績和課外活動的「潘朵拉盒子」。

教育官員的管理主義

教育官員事事講求問責的管理主義,以各種手段「衡工量值」,監察學校和學生的表現,如全港性系統評估(TSA)、中一學科測驗、學校自評與外評、教學語言上落車機制等,無不迫使學校與老師投入學校之間的競爭,最終唯有對學生施以惡性操練。

此外,資助大學學士學位不足,升學壓力沉重,中學學制設計不當,4個核心科目加重學習負擔,中文科考評設計有乖常理,各科課程內容超載,校本評核令學生百上加斤,又豈是家長個人力量可以改變?

再者,基礎教育資源不足,部分中小學老師習慣催谷操練,運作有如流水作業式的知識工廠,部分學校更已經把成績至上和應試為本內化為自身的核心價值,對不同性向和能力的學子欠缺包容和照料,家長只能徒嘆奈何。

要改變當前學習壓力沉重的問題,教育統籌委員會有必要恢復應有的地位和運作,以專業討論和廣泛諮詢取代外行的官僚領導,像2000年前定期對教育政策作出檢視,然後提交報告書,由教育當局負責執行,否則只在家長層面下工夫,只是見樹不見林。

黃家樑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