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7月16日

劉海龍 文化論政

都市需要農業嗎?

農業看似是鄉郊才會出現的東西,大家也習慣把香港農業視為夕陽行業。剩下數千公頃的農地在欠缺產業想像之下,也成為最近土地大辯論必然要起樓之地,爭拗在於以公私合營讓政府幫發展商開路,抑或用《土地收回條例》讓政府主導發展。但我們不妨退一步想,為何農用就是落後,起樓才是發展?聯合國於20多年前偏偏反其道而行,提倡都市農業(urban agriculture)。

都市農業在現今香港並非無跡可尋,大家很容易就能想像到社區園圃、天台種植,甚至在室內照燈植物工廠,原來這些都只屬市內農業(intra-urban agriculture)。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同時強調一種稱為市郊農業(peri-urban agriculture),涵蓋都市周邊一定範圍的農田,為附近城市生產食物,同時善用城市的勞動力、廚餘及市場資源等多種資源。七十年代後香港農業已鮮見出口外地,都算是為香港生產的都市農業。

發展中國家在欠缺財力之下,會以低成本的都市農業同時處理食物自給及失業人口等都市問題。但連紐約、倫敦和上海等發達城市都大力推廣,以應對有錢都不易解決的城市問題。例如2008年初華南大雪災令跨省運輸癱瘓,上海有賴周邊農產以減緩食物價格波動。東京除了透過天台綠化為石屎森林散熱外,原來附近的水稻田也能吸熱以紓緩熱島效應;倫敦於2012年舉辦奧運之際,大力推廣社區種植,綠化美觀之餘,更能推廣健康飲食生活文化。農業逐漸走出被扶貧的落後形象,蛻變為改善都市生活的重要產業。

農地郊野是呼吸空間

就算香港當下農業式微,我們也曾受惠於都市農業。相信大家還記得,15年前沙士威脅之下百業蕭條,沒病出街都要戴口罩,要走出水泥地才能放心呼吸。我們去郊野公園,途中也重新發現香港的良田遍野,新鮮健康的蔬菜喚醒我們跟大自然的扣連。根據筆者碩士研究的訪問資料所得,當年綠田園基金的農場訪客人數升了一倍。足見我們就算不務農,甚至自小由長輩教訓「讀唔成書就要耕田」,但並不代表香港能輕言放棄農業。

沙士前後10年的經濟不景,卻是有機農業發展的契機。在農地價格較正常、市民於疫後更注重飲食健康之際,官方和民間均推出耕種班,讓新血入行、農二代適應有機耕種。農業作為城市經濟波動的緩衝,其實並不罕見,例如台灣有出於政經和文化因素帶動的「返鄉青年」;大陸近年在食物安全問題、工商業發展減緩之下,也有不少青年返鄉務農及研發電子商貿改善農民銷路等等。香港人雖然多數在地理上「無鄉可返」,但超過4000公頃的農地,很有可能會是下一次經濟風暴的避風塘。

打破有地無人耕困局

不過,有待復耕的農地超過3000公頃,經官方復耕計劃輪候耕地的300人也耕不到一成面積,在低失業率的香港,如何找農夫耕田?答案很可能就在都市。筆者在生活書院的講座喜見兩個好例子:名為雲耕一族的社企,在中環商廈等天台開拓種植空間,讓商界透過耕種改善員工生活,並向弱勢人士分享有機農產;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連結熱心街坊,善用社區荒置空間,更成功爭取把公共屋邨的一個花槽轉為香草種植。都市人對耕種空間的需求,最明顯就是期期爆滿的康文署社區園圃,大家不信可試報名有多難。

不少市郊農場已轉型為休閒農場以增加收入,社區園圃參加者也經常愈種愈多,希望有更大空間及比18個星期更長的種植時期,天水圍的天姿作圍就是社區復耕的好例子,善用都市人力資源之餘,也善用不少廚餘作堆肥。

由菜園村和新界東北抗爭打開城鄉共生的想像,到今年齊種萬斤冬瓜推廣農業產銷的復耕者聯盟,都在呈現出香港實踐都市農業的願景和能力。綠地蓋上水泥便難以回頭,還望大家從國際經驗和本地實踐,深思農業何價。

劉海龍  土地正義聯盟執行委員

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