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5月4日

程介明 教育評論

通識課程不是政治戰場

因為一段不全面的新聞報道,引起了媒體爭相報道與評論通識課程。覺得有必要比較客觀地看通識課程。

現在的通識課程的出現,是1999年啟動的教育改革,與2002年發表「學會學習」的三年制高中新課程之後出現的。前身是早在1992年就開始了的AS level通識課程(AS是當時中五會考與中七AL之間的一個級別)。不少學校那時候已經開始採用AS通識課程。

2002年的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有了課程的改革,才有教學、考試、教師培養、學校領導等等的改革。以課程改革帶動教育改革,是香港、新加坡、中國內地教育改革的優點,也是優勢。因為新課程是為全體社會樹立學生學習的新目標,因此大家可以一致努力。以美、英為代表的教育改革,幾乎集中在管理學校與教師,但是沒有明確的學生學習的新目標。因此有點愈弄愈僵。同樣是英語體系的澳、加,則也有香港這種傾向,以課程的革新作為全體社會努力的方向。此其一。

多元社會 拓寬學習

現在的通識課程的出現,是當時改革的一個部分,而且是比較重要的部分。本欄提過多次,現在的社會,是非常多元的社會;學生的前途,也是多元多變的。而學生的學習,本來就應該是多元的,每個人應該有自己充分的發展空間。但是傳統的課程,集中在少數的科目。課程變成了妨礙學生發揮他們的多元潛能,預備進入多元社會的一條獨木橋。這種情況,現在看得愈來愈清楚。

因此課程改革的主線索,是壓縮傳統的「科目」,而以拓寬學生「學習經歷」的概念,開闢新的空間,讓學生有一點多元學習的空間。這裏面,包括有通識課程、應用學習、其他學習經歷等新的領域。這些領域的特點,是內容比較寬闊,學習方法不拘一格,因而教學與考評都需要有新的思維。此其二。

現在的通識課程,包括4個方面:一、自我與個人成長;二、社會與文化;三、科技、科學與環境;四、獨立專題探究。頭3個方面下設6個單元:1.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2. 今日香港;3. 當代中國;4. 全球化;5. 公共衞生;6.能源科技與環境。

記憶中,原來的通識課程是沒有範圍的,後來應教師準備考試的要求,定下這些寬範圍。但是學生在「獨立專題探究」的方面,還可以選擇上述「範圍」以外的專題。所以,學習的範圍是相當寬的。這是課程改革的目的之一。

現在看來,離開理想(例如傳說中芬蘭的學生自選課程)還差很遠很遠,但是在漫長的教育追上社會的過程中,香港算是走出了寶貴的一步。這也是世界各地非常注意香港通識課程的主要原因。假如取消通識課程,讓路予傳統的「科目」,將是相當不幸的大倒退。此其三。

認真看一看,這個課程,可以包羅許多人們關心的問題。比如說,「文中有理,理中有文」。比如說,當代中國(也就是內地常說的「講中國故事」);香港的國際化、全球化(現在講的人愈來愈少了);健康、衞生、環境等等。內容可以說非常燦爛的。但是目前人們一談起通識課程,就覺得這是一個政治「科目」,這是一個很不幸的誤解。

政治色彩 責在考試

誤解的原因,最大的當然是輿論的泛政治化。不論什麼問題,都只知道用政治界線來量度。所有燦爛的、多姿采的畫面,都變成了黑白照。這種泛政治化,也禍及教師,有那麼一種言論,「教師都是教協的會員,而教協是支聯會的支柱,因此教師都是反共抗共的。」這是對專業教師莫大的侮辱。

教育2.1與中學校長會,在2015年合作做了一個回收率頗高的全港調查——Stories Untold——回顧2014年佔中時期中學發生的事情。其中一個發現,是幾乎所有教師(當年任教中五與中六)都說,「社會撕裂了,學校沒有撕裂;多虧有了通識,學生習慣了不同意見的辯論,而不會產生不愉快。」這是一種高尚的專業話語。整天沉浸在政治裏面的人們不會理解,也不會着意去研究;往往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而沒有認真想一想,假如實情並非所料,那麼許多政治的推論也許就需要重新考慮,此其四。

不過,通識課程的引起政治性議論,通識的試卷難辭其咎。引起媒體注意的,引起輿論爭議的,往往是政治爭論的熱點。這裏無意認為通識的考試要避開輿論熱點,但是要問,三番四次地拿政治熱點作考題,到底為了考學生什麼?第一,社會上尚且爭論不休的,校內討論也許在所難免,但是我們要考學生的是什麼?所謂「批判性思維」(現在也稱「明辨性思維」),其實在這些社會上已經非黑即白的問題上,沒有多少考評的餘地。第二,一般教師認為,考評局要求的是,學生要有正反兩面的論據,才算是明辨。這是立不住腳的。在西方的文獻裏面,明辨,首先是自己要有一個視角,要立論;但是也要有自己的論據,明白相反觀點,同時可以反質。

突破傳統 學會明辨

於是,教師大量做的,是剪輯建制與反建制兩方面的媒體資料,要學生作好「平衡」的文章,要「操題」,目的是為了滿足考試的需要(這也往往是考評局給人的訊息),哪裏有什麼「明辨」? 此其五。

這就牽涉到考試的目的和方法。前數周本欄多次論及考試與學習的矛盾。也就是公開考試到底在量度什麼?學習在感知——理解——應用這個過程中,到底是量度學生「懂些什麼」,還是「能做什麼」,是陳舊的考試與新世代的考試的分界線。偏偏在通識課程來說,「懂得什麼」是幾乎無法量度的。要量度(也許「量度」兩個字根本就不適用)的,不是他們在哪個方面獲得了多少新的知識,而是是否經歷了一個感知社會現實、分析社會現實、建立自己的觀察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靠「我來量度你」的考試概念,而是要「看看你可以做什麼」。是要看學生各自精采的學習成果。這就不是一時一刻在試場上,有紙與筆可以達到的。

怎麼辦?這是對現代考試的一個考驗。就得考試觀念,愈來愈站不住腳了。但是世界上研究這些新的「考評」觀念的已經很多;考評局的同事不會不知道。在高等教育,甚至中學,運用新的考試形態的已經不斷出現。最根本的是,要學生的學習生活去屈就舊的考試形態,還是改變考試的方向和方法在適應新的學習形態?積極地看,通識課程,正好是突破傳統考評概念的一個入手點。

筆者也曾經提議通識考試採取「及格/不及格」,因為關鍵是學生有沒有應有的學習經歷。不過也知道考試改革的一個要點,是去掉「及格/不及格」這個概念。在尊重這個概念的同時,可否運用考評局的智慧,創新一下?此其六。

有擔心通識考試評分有變,大學會難做,或者根本不看通識。這也是純屬臆測。第一,雖然通識必修計分,會影響入學的總分,但是根據通識分數高低而取錄的,絕無僅有。第二,大學會歡迎學生思想活躍,通識課程產生新的一代。有學者曾經做過有關的研究。此其七。

昨天《信報》有一篇很有意思的社論。今天的年輕人,面對的絕對不只是學校的課程,社交媒體正在不斷塑造着年輕人的價值觀與意識形態。

通識的作用,不在於懂得多些,也不在於有一時的是非觀念,而是裝備我們的年輕人,讓他們在「後真相」年代,在變幻莫測的世態中,能夠有獨立思考,尋求明辨的能力。混沌社會學會明辨,這不是教育的真諦嗎?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