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6月16日

陳建強

挑戰法治恐續升級

過去一段時間,香港的政治抗爭動輒採用違法暴力手段,對社會引發重大負面衝擊,並把動亂火頭由街頭延伸到法庭。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警告,法院工作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並特別提及過去數周發生的事,顯示社會上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呈兩極化。很明顯,民粹式的政治操作,已經衝破既有的藩籬份際,令法治的根基備受衝擊、初衷亦遭迷糊。

馬道立早前已多次提出類似警告,但諍言如泥牛入海,情況更變本加厲,經常出現示威者包圍法院、不同陣營對壘,兼在庭內高呼口號、庭外辱罵判處不利自己陣營的法官。更有甚者,從「佔領」清場到馬屎埔村收地,法庭頒下的禁制令,都在「公義」之下遭嗤之以鼻,法律尊嚴蕩然掃地。

法院審訊從來是與訟各方間的零和拚搏,勝負不但涉及公道、利益和榮辱,還往往會關乎理想、事業、前途、財產、自由,甚至生命。然而,決定勝負的,除了真憑實證外,還有代表律師的策略和表現、證人和證供的可信性、訴訟程序,以至法官和陪審員的判斷等,當中存在眾多公眾人不知道、不明白的變數和爭議。過往大家都相信法律、尊重法庭裁決,縱有不滿不忿,除提上訴外,都會概括接受。

阻撓施政 攻擊對手

其實,法院由受尊崇到受挑戰,分水嶺就在79天「佔領行動」,有關發起人公然倡議公民抗命、違法達義,更稱「法治不止於立法和守法,不守法亦不等於不尊重法律」,而因公義之名,即使藐視法庭亦「義無反顧」。

及至「佔領」之後的「鳩嗚」、「光復」,以及本年初的旺角騷亂,更只見失控暴民胡作非為,與公義沾不上邊。很可惜,無論是法律界、司法界,以及法庭審訊,都未能糾正這股衝擊法治的歪風,也未能對肇事者作出有力制裁,不少暴力政治參與者更是屢捕屢犯,行動亦愈趨激進。

法治是穩定社會的關鍵,並已反映在《基本法》中。至於法院的責任,絕非要作出受歡迎的決定,而是依據法律及其精神,就糾紛作裁決。因此,法院工作不會亦不能受到諸如政治或政治考慮等外來因素影響其工作,更不應介入行政和立法的事務和爭議。不過,反對派近年已習慣向法院提出訴訟或申請司法覆核,去阻撓政府施政、攻擊政治對手和實現拉布拖延,明顯是「擺司法上枱」。

當法治被視作政治工具,當法庭判決淪為個人政治利益的箭靶,那麼,法治必將遭受蹂躪,而受到挑戰恐怕只是第一步!

陳建強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