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荷里活電影對金融市場和機構發表許多看法,且通常反映一種顯而易見的民粹主義觀點。那在民粹主義和金融動盪隨處可見的今天,這些電影對監管又有甚麼啟示?
從1939年經典影片《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開始。桃樂絲(Dorothy)和她的夥伴膽小獅、稻草人和鐵皮人沿著「黃磚路」一路前行,希望到達宏偉的翡翠城去尋找能讓他們夢想成真的魔法師,但最後發現城市的壯麗和魔法師力量都是虛幻。
影片大多數擁躉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部關於金錢的民粹主義寓言故事。黃磚路代表黃金,翡翠城隱喻華爾街。怯懦的獅子代表布萊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這位在1900年參選的民粹主義總統候選人,而電影正是根據這一年出版的一本書改編。布萊恩抨擊大城市的銀行家和金本位制下的貨幣緊縮政策,並承諾會推動美國西部農民(稻草人)和東部工廠工人(鐵皮人)的利益。
到1955上映年的電影《伊甸之東》(East of Eden)。片中主角卡爾特拉斯克(Cal Trask,由傳奇人物占士甸飾演)預計如果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話,豆子需求將增加,於是「做多」豆子。但當卡爾把獲得的利潤交給父親時卻遭拒絕,他的父親從道德上對兒子的行為感到憤怒,認為這無異於從他人的不幸中牟利。
影片傳達的資訊很明確:投機是有罪的。但實際上卡爾是亞當史密(Adam Smith)那隻「無形之手」(invisible hand)代理人。卡爾憑著對未來的預感下了賭注,致使豆子的價格在當前面臨上漲壓力,從而恰恰在(英國軍隊)最需要這物資的時候增加了供應量。
這似乎印證了企業掠奪者蓋科(Gordon Gekko)在1987年電影《華爾街》(Wall Street)中的著名論斷:「貪婪這詞雖然不好聽,但卻是個好東西。」但蓋科的貪婪涉及內幕交易——1983年喜劇片《顛倒乾坤》(Trading Places)中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也參與了這種犯罪。在2013年上映的《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中,股票經紀人貝爾福特(Jordan Belfort)又在其中加入了政府腐敗。雖然會激發起觀眾帶有恥感的欽佩之情,但他們的道德缺失,以及實施監管來保護公眾免受其害的需要,是顯而易見的。
但並非所有投機行為都基於同樣的原因。比如銀行擠提並不一定歸咎於「邪惡」的銀行家或貪婪的股票經紀。在1946年的經典影片《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中,普通存戶聚集到小鎮的貝利兄弟建房貸款公司要求拿回自己的錢,因為他們擔心其他人也會這樣做。當這個機構的儲備金都被榨乾時,主角貝利(George Bailey)必須放棄蜜月假期以避免破產。
1964年上映的《歡樂滿人間》(Mary Poppins)中,女主角瑪麗任職銀行職員的小兒子班克斯(Michael Banks)哭著要求銀行董事長歸還他的兩便士,引發了存戶們恐慌,從而爆發銀行擠提。該劇的靈感源於真實事件:1910年一封匿名信引發了伯克貝克銀行的存款擠提,而電影亦是在這一年。
我們早已知道如何有效處理銀行擠提。政府機構必須為存戶提供保險(至少要達到一定的門檻),並在銀行倒閉時進行干預,同時為了防範道德風險(銀行因預期會得到救助而過度冒險)還需要制定準備金和資本要求。由於這些要求有意識地限制了銀行的利潤,因此相當於一種事前保險費。
在2023年的倫理片《戴夫銀行》(Bank of Dave)中,一位心地善良的商人試圖在英國小鎮開設一家社區銀行,卻遭到倫敦大銀行的暗中阻撓。最終他們依靠一個被控制的監管機構強加苛刻資本要求來嘗試拉倒戴夫,而且差點成功。(現實生活中的戴夫,也就是本片改編的人物原型,最終未能籌措所需資本)。不過在通常情況下大銀行會發動遊說行動去降低而非提高資本要求。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了好萊塢很大啟發,《商海通牒》(Margin Call)和《華爾街金融大鱷》(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等影片就是極佳範例。在《沽注一擲》(The Big Short)中,一些投資者在2006至07年意識到美國住房抵押貸款被過度包裝、分割和衍生化,因此「做空」市場,而他們的賭注也不出所料地得到了回報。
《沽注一擲》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從某種程度上正面描述做空者。2023年上映的《玩謝華爾街行動》(Dumb Money,也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中所採取的做法,其中在2021年初買入GameStop股票的迷因股票(meme-stock)交易者,定義為對抗賣空對沖基金的「好人」。然而,那些做空的對沖基金也有其重要作用,比如可以抑制市場的過度繁榮。
許多政治家都會借民眾對銀行家和投機者的憤怒來為自己拉票。有些人會在上場後兌現 自身加強監管承諾。提升資本要求的努力,是2008年危機後發起的巴塞爾協議III倡議「終局」,便是一個很好例子。在美國,領導人們在2010年《多德-弗蘭克法》的基礎上又取得了重要進展,包括定期進行銀行壓力測試,和加強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
但每當有政治家嘗試改善監管時,就會有另一位試圖阻止,甚至逆轉相關進展,儘管他們曾利用民粹主義的訴求來控制在翡翠城工作的蓋科們。他們認為選民是分辨不出其中差別的,至少在下一次危機來臨之前不會。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4.
www.project-syndica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