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中央最看重新一屆政府哪些崗位?

屠海鳴| 維港鐘鳴

2022年5月31日

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北京接受了李克強總理頒發的「委任狀」,已進入「就職倒計時」;特區政府的改革方案也擺上議事日程。李家超建議將「三司十三局」改為「三司十五局」,並在政務司、財政司、律政司各增設1名副司長。3名副司長可被委派處理指定政策項目。在行政和立法關係大為改善的背景下,相信方案最終會在立法會獲得通過,政府架構和問責官員崗位已經清晰。

那麼,中央最看重新一屆政府哪些崗位呢?這需要看中央最關心香港哪些事情。以事論崗,以事看人。依筆者之見,中央最看重的應該是以下崗位。

看重維護國家安全的崗位

2014年非法「佔中」、2016年「旺暴」和2019年「修例風波」,令中央看到香港警隊忠誠勇毅,築起了堅固的「防波堤」,但今後不能總是這樣被動應戰,必須變被動為主動。

眼下,俄烏戰爭引發的一連串問題,也讓中央意識到,美西方對中國的敵意在不斷加深,孤立中國的意圖愈來愈明顯。中國是一個奉行不結盟政策的大國,危機來襲,只能自己救自己。未來隨着國際大環境的變化,中國可能會遭遇更多麻煩,影響中國國家安全的因素持續增加。香港與內地有「兩制」之別,與美西方在價值觀念、法律體系等方面有許多接近之處,不排除還會有反華勢力利用新的契機,又一次在香港搞事,觸發新的動亂。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由亂而治」;李家超多次表示,就任後將推動「二十三條立法」。這樣一來,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將愈來愈完備,主要看如何落實了。保安局局長掌管香港紀律部隊,警務處處長掌管警察隊伍,只要這兩個部門的官員是中央信賴的人選,就可以確保根基不倒、大盤穩定;因此,中央首先會非常重視這兩個崗位。

看重負責與內地聯繫的崗位

香港的發展與內地緊密相連,過往香港管治出問題,固然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特區政府與內地溝通不暢通、不到位、不深入,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新一屆特區政府要提升管治能力,與內地的溝通非常重要。

從中央的角度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的人選至少應該在三個方面非常出眾。一是有大局觀,能從國家大局和香港的整體利益考慮問題,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二是對內地有深入了解,不僅要熟知內地的政治體制,還要熟悉內地的社情民意;三是要「接地氣」,不僅要深諳香港各界別各階層的想法,還要隨時掌握基層民眾的訴求。客觀地講,「一國」之下的「兩制」能否和諧相處?這個政策局的溝通作用不可小覷。

香港形成了以金融、貿易、航運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需要為內地實體經濟服務,才能一起發財。香港地域狹窄,就業機會少,今後香港居民到內地就業、創業、定居、養老等,都需要中央從政策層面給予支持,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要做的事情其實很多。做得好,事半功倍,大家都高興;做得不好,則隔閡加劇,不利團結。因此,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的人選,一定要令中央滿意。

看重負責公務員隊伍管理的崗位

香港特區政府有18萬公務員;公務員的理念、素質、能力如何?茲事體大。因而,公務員事務局是一個特別重要的部門。

香港的公務員長期奉行「政治中立」理念,辦事過於程式化。這固然有很多好處,但在抗擊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等緊急事件時,也暴露出不少弊端。公務員受僱於特區政府,特區政府要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責任和服務市民的責任,公務員「中立」的理念就受到質疑;公務員辦事過於講程序而導致效率低下,也受到人們的詬病。

中央希望香港公務員隊伍有所改變,強化「愛國意識」和「效率意識」。那麼,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由誰來當,就顯得格外重要。未來的局長如果能以「春風化雨」的方式推動漸變,在不引起波動的情況下讓公務員隊伍實現轉變,這才是最理想的。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不僅要有眼光、有魄力,還要有「好手藝」。李家超提出的人選能否勝任,中央一定會非常關注。

看重涉及房屋工作的崗位

「住房難」是香港之痛,也是中央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多次表示,香港要在解決「住房難」上盡快破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多次強調,香港特區政府要通過化解「住房難」等民生難題,盡快取信於民。

解決「住房難」,中央重視,市民期盼,也是新政府展現新作為的「總開關」。唯有從此下手,才能體現政府的治理能力,改變人們對政府的負面印象。

新一屆政府將分拆運輸及房屋局為「運輸及物流局」和「房屋局」。有房屋局專注房屋問題,同時,在房屋局局長之上,還有一位副司長統籌政府其他部門、協調社會各方利益,與房屋局一起解決住房問題。架構很好,關鍵在於誰能擔當此任?

「住房難」久拖不決,說明情況很複雜,房屋局局長必須熟知香港住房問題的來龍去脈、癥結所在,能提出管用的解決方案,要有超乎尋常的專業能力和務實精神;負責此事的財政司副司長,不僅要把政府內部的力量凝聚起來,還要善於溝通協調,把社會資源滙聚到解決住房問題上來,要有超強的統籌能力。因此,中央會非常看重財政司副司長和房屋局局長這兩個崗位的人選。

其實,李家超獲得中央正式任命後,對於三位司長、三位副司長等管治團隊的主要官員人選,一定巳與中央溝通;但相信中央會反覆權衡、謹終如始。畢竟管治香港並非易事,需要一絲不苟、精挑細選。以往出了問題,特區政府還可以把責任推到反對派身上,今後就沒有推脫責任的理由了。一旦出了事,問責官員難辭其咎。因此,組建班底的時候一定要睜大眼睛,讓真正有本領、有作為的人擔當重任。這也許正是中央慎之又慎的原因吧。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上一篇架構重組能夠提升施政效能嗎

下一篇專業人士在特區管治系統中不能缺席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