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誰來解房屋短缺的死結?

劉勵超| 天圓地方

2021年9月24日

繼早前中央領導人表態期望香港(特區政府)拿出盡早解決房屋問題的決心後,傳媒連日報道,有本港發展商向外媒透露中央曾接觸本港地產商,要求他們協助解決本地房屋問題。被傳最初「爆料」的發展商未有繼續「放料」,有個別發展商表示從未收過中央施壓的消息,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則稱,不清楚會員可曾被接觸,今天開例會時才作討論,至於會否商討會員如何以實際行動協助特區政府解房屋之困,則有待分䁱。

傳媒就外媒報道求證特首林鄭月娥,她不予置評,只說過去她曾任發展局局長與發展商打交道,感覺是近年發展商較願配合政府政策,並引「土地共享計劃」收到3份申請,以及發展商無償借地讓政府建過渡房屋為例。這簡短的回應帶出兩點訊息,一是言下之意,過往她當發展局局長時,發展商並不是那麼正面看待政府的土地房屋政策,但相信特首現時無意才跟發展商「翻舊賬」;二是特首似乎未知悉或不接受坊間對這3份申請不符「土地共享」精神,在不同程度上鑽政府土地空子的批評。估計下月初的《施政報告》也會把「土地共享計劃」收到申請標榜為「階段性」成果,若然日後這些申請最終不獲批准,屆時政府自有另一套自圓其說的回應。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指地產商多建房屋是理所當然,他們亦求地若渴,希望政府增加賣地。至於地產商常被批評囤積新界農地不發展,他認為,改劃農地發展需時冗長,過往已向政府反映嚴謹的城規條例和政府部門繁複的審批程序,令房屋發展困難。事實上,發展商以外的業界人士如測量和建築界也有同感,政府亦接受這方面有改進的空間,成立了跨部門小組研究並已引進一系列措施,不過從業界反應看來,政府還需努力。

有關土地、房屋、發展等問題,立法會多年來由議員動議的議案不少,最近期的包括今年6月的「全方位增加土地供應」及7月「改革房屋政策,解決住屋問題」議案。議案和辯論時,議員提出的解決方法沒有什麼突破。

社會對尋土覓地的迫切性雖有共識,但質疑政府「多管齊下」策略中一些選項的必要,包括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中部水域人工島等,又提出政府應依法收回發展商的私人土地作公營房屋及社區設施,以及先行發展棕地和長期曬太陽或被非法佔用的官地。此外,由於過去發展商鑽空子賺到盡,令社會嘩然的事件太深入民間,市民對發展商會否真心協助政府解決房屋問題依然有相當大的保留。

香港不乏解決土地房屋荒的方法,欠缺的是這個問題的各方持份者能否在立場原則展現多點彈性,正視現實環境的掣肘,以及政府提升規劃和土地行政的效率。政府要盡力改變市民對政策向發展商傾斜的觀感,讓市民以較客觀的眼光審視政府屬意的尋土覓地選項,予以支持。解決房屋供應短缺問題政府責無旁貸,不過也要各方持份者的付出、互信、支持、共融、甚或妥協才能成事,否則過去數十年互相怪責,解決方法猶如鏡花水月的局面將難以打破,化解社會深層次矛盾的難度更高。一言蔽之,解房屋死結,人人有責。

劉勵超  地政總署前署長

上一篇文化局與文化民主

下一篇管治團隊的第一課是「擔當」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