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調整政府架構要務:解決房屋問題

社評| 社評

2021年9月15日

特首林鄭月娥將於下月發表本屆政府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她周日在公眾諮詢會回應市民提問時表示,不能迴避重組政府架構,目前社會回復平靜,可大膽、大刀闊斧地研究,現有共識成立政策局推動文化工作,亦會加強土地房屋的協調。及至昨天,林鄭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直言會把重組政府架構的建議交由下屆立法會討論,又強調與自己是否競選連任無關。

重組政府架構似乎勢在必行,但交由下屆立法會討論卻難免予人嘆慢板之感。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認為,最近一年社會氣氛改善,市民對政府的要求提高,在下屆政府上任前重組政策局最合適,不應留待下屆政府。她覺得事在人為,現屆政府要配合新一屆政府施政綱領和方針,可以逐步推行政策,例如將運輸及房屋局一分為二,將土地開發和房屋整合至同一個政策局處理,加快興建房屋,提升施政效率,其後再增設文化及旅遊局,以協助推動「十四五」規劃。

翻查林鄭月娥二〇一七年競選特首時的政綱,她明確建議「分拆運輸及房屋局」、「把土地和房屋合併成一個局」。雖然相隔四年仍沒有變動,但如果林鄭銳意重組政府架構,相信分拆運輸及房屋局必定是首要重點,箇中精神乃理順長期困擾港人的房屋問題。

按照林鄭的講法,選出特首後要在三幾個月內做成重組政府架構非常困難;另一方面,現屆政府任期只剩下九個月,亦是難以完成。於是乎,林鄭的折衷辦法是預先準備相關計劃,留待下屆政府落實處理。誠然,架構重組必須考慮一連串人事部署,誰上誰落誰換帽子牽一髮而動全身,勉強要求現屆政府在九個月內完成確是不切實際,何況這段時間張羅委任「短命局長」恐怕徒惹笑柄。

不管何時完成架構重組,原則上應該沒有多少人反對分拆運輸及房屋局,因為這是一個體積太龐大的超級巨無霸,兩大範疇都涉及極之重要的民生事務,同歸於一個局長管理,除非擁有千手觀音的本領,否則肯定顧此失彼。房屋問題是香港的痼疾,要地沒地,要屋沒屋,幾十萬人蝸居於劏房,實在需要單一的政策局專職處理;偏偏運輸及房屋局同時兼顧交通運輸事宜,又須經常應付屢爆醜聞的港鐵工程。一個政策局覆蓋面太大往往不是好事,一心二用的後果很可能是兩面不討好。

前局長張炳良也認同運輸及房屋局應分拆,他解釋,運輸除負責陸、海、空基建設施外,還涵蓋如海運服務的保險、代理服務等等,理應自成一局,而房屋該與地政規劃範疇合併為一局。現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曾經表示,政府會考慮改組運房局,若成功拆局,他將有更多時間和能量集中處理房屋相關政策。

房屋問題與土地問題密不可分,遺憾的卻是,土地政策歸發展局處理。如果要理順土地與房屋的脈絡,運房局不但應該分拆,而且未來獨立運作的「房屋局」應該一條龍獲賦予處理土地政策的權力,不宜政出多門,以免事倍功半。

架構重組除了把運房局破開,有消息指出,為了呼應國家「十四五」規劃,將香港定位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林鄭敲定設立「文化及旅遊局」;部分立法會議員則希望見到一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因為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贏得空前佳績,體育事業有必要受到重視。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多名由提名產生及自動當選的選委組成團隊「創新起動」,建議政府成立「文化體育旅遊局」,以集中統籌資源發展,改善以往措施及資源分散的問題。

現在的文化政策支離破碎,分交多個部門管理,確是不理想的做法,自樹一幟增設一個政策局有望為香港文化事業帶來新氣象。該局若然兼顧體育和旅遊,只要不像運房局那樣過度臃腫,我們樂見其成。

總而言之,調整政府架構的第一要務是分拆運房局,目的是劍及履及有效解決房屋問題,莫讓如此一個社會深層次矛盾惡化下去。

上一篇移民潮為香港人口政策帶來衝擊

下一篇悠悠「來港易」 漫漫「離港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