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是地產商壟斷還是規劃壟斷?

梁天卓| 經濟3.0

2021年9月30日

欄友徐家健在昨日本欄文章〈對壟斷沒有研究的本土研究〉提到,對「地產霸權」一直窮追不捨的本土研究社,最近列出發展商十大最高危的潛在「壟斷行為」:一、囤積居奇;二、壟斷式圈地;三、操控衣食住行每個環節;四、公眾輿論帶風向;五、利益主導政府施政;六、區位租值壟斷;七、阻礙政府收地與發展;八、非正規掠地起豪宅;九、「智商勾結」;十、大孖沙「鋤Dee會」。

四大發展商市佔率不高

正如徐家健所說,這十項所謂的「壟斷行為」,其實與壟斷沒有什麼關係。講壟斷,我們要講競爭法,根據歐美的反壟斷法,判定一家或幾家企業是否在壟斷市場,一個(不是唯一)的方法是看其市佔率,當中重要的問題是定義何謂市場。舉個例,手機遊戲開發商Epic早前控告蘋果濫用其市場壟斷優勢,向應用程式開發商收取所有在Apps內交易的30%作為「中介」費用,結果最近美國法院裁定Epic敗訴,原因之一是Epic的手遊Apps並不只能在蘋果手機下載,Epic提供的「市場」定義太過狹窄。

回到香港樓市,我們應如何定義市場?與普通貨品不同,住屋是經濟學上的耐用品,而耐用品有新舊兩個市場互相競爭:一家發展商在新盤市場與其他發展商競爭的同時,亦在跟千千萬萬個二手市場的業主競爭。換句話說,發展商在樓市的壟斷其實並不如想像中大。

我找來1997年以來所有香港樓市的一手和二手交易,再以交易量和交易額分別計算長實(01113)、新世界(00017)、新地(00016)和恒地(00012)在歷年樓市的市佔率。以交易量計,這四大發展商近年的總市佔率其實只約5%左右;即使以交易額計,「四大」旗下樓盤總市佔率亦只約10%【表1】,相比其他行業,如智能手機市場,四大發展商的「壟斷」可謂小巫見大巫。

「地產霸權」言過其實,我們又如何解釋香港高樓價這個赤裸裸的現實?歐美的經驗是即使當地並沒有地產霸權存在,規劃限制較多(或規劃稅較重)的城市明顯樓價較高。

根據美國版的中原網站Zillow,波士頓、紐約、三藩市和西雅圖這幾個規劃稅較重的城市,平均樓價約90萬美元(折合700萬港元左右),其中鄰近灣區(Bay Area)三藩市的平均樓價更高達141.5萬美元(約1100萬港元)【表2】。我幾名研究院的同學現在分別在亞馬遜(西雅圖)和Uber(三藩市)工作,他們都投訴在當地買樓「閒閒地」過百萬美元(即近千萬港元),換來的卻是樓齡同樣高的舊屋,根本是「燒鵝價錢、蔗渣味道」。相反,得州第一大城市侯斯頓的平均樓價只是這些大城市的不到四分一,約21萬美元。

規劃霸權的美國經驗

哈佛的Edward Glaeser多年來分析美國各地房屋供應的研究發現,樓價遠高於建築成本的一些沿海大城市,主要亦是「土地使用分區管制」所致。管制導致的規劃稅,每方呎可達7美元之高!

「地產霸權」是很多香港人認為樓價高企的主要原因。然而,在波士頓、紐約、三藩市和西雅圖這些美國的高樓價城市裏,發展商市場力量並不集中,行內競爭其實十分激烈,絕不存在所謂的「地產霸權」。這些城市的經驗是,「地產霸權」是否真有其事並不重要,當地樓價其實更視乎規劃稅是高還是低。

維克森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上一篇分拆政策局勢在必行

下一篇壟斷樓市的困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