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環球經濟五大風險

馬蘇| 市場觀點

2023年11月16日

環球經濟前景充滿不明朗因素,市場面臨五大風險,對金融市場構成挑戰。

首先,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自2007年以來首次觸及5厘。雖然7月份以來,聯儲局已暫停加息。但聯儲局仍警告稱,可能需要進一步加息以抑制通脹壓力。

美國經濟意外強勁,為該國的國債孳息率提供了支持。今年第三季,儘管聯儲局在過去若干季度加息,由於消費依然活躍,國內生產總值以4.9%的年化增長率快速擴張。此外,美國財政部為填補佔國內生產總值8%的聯邦政府主要預算赤字而大規模舉債,同樣推高債券孳息率。

短期而言,美國國債孳息率可能在今年剩餘時間持續波動,同時聯儲局維持鷹派立場,認為依然可能會進一步加息。

美將陷衰退 債息回落

但未來12個月金融環境或會收緊、疫情期間的儲蓄也減少,政府支出料即將見頂,這些因素將導致美國經濟在明年連續兩個季度收縮,陷入衰退。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已升至5厘,未來12個月美國國債孳息率有機會大幅下跌。為應對經濟衰退,聯儲局大有可能由明年中開始每季減息0.25厘。

第二,經濟前景所面臨的風險要數以巴衝突,能源價格已因此居高不下。如果其他國家捲入中東亂局,油價可能會像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突破每桶100美元。

第三,經濟衰退問題使歐洲前景暗淡。10月份採購經理指數顯示,在歐洲央行及英倫銀行分別把利率推高至創紀錄的4厘和5.25厘以抑制通脹之後,歐羅區和英國的經濟活動在今年下半年將會收縮。

今年第三和第四季的歐羅區國內生產總值料將下降。因此,自2020年爆發疫情以來,該地區首次陷入經濟衰退。

第四,中國經濟疫後重啟的不平衡,令經濟前景承壓。今年中國經濟復甦的進程受到2020至2022年疫情衝擊後市場信心動搖的挑戰:嚴格的封鎖措施、監管打擊、房地產疲弱、海外經濟衰退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因此,中國幾乎所有的經濟增長引擎(消費、投資、地方政府支出和出口)均承壓,市場日益擔憂需求不足將導致經濟陷入通縮陷阱。

相比之下,中央政府是經濟中唯一負債率低的行為體,能夠大幅增加支出,刺激需求,確保中國不會像日本「失去的幾十年」時期一樣,經歷長期通縮。例如早前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批准增發1萬億元人民幣的中央政府債券,以支持基礎設施投資。通過把年度內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3%提高至3.8%這一罕見舉措,政府將發揮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預計發行新債券募集的5000億元人民幣,於2023年第四季投入使用,另外5000億元人民幣在2024年投入使用。

因此,2023年中國的官方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約5%的目標,可望得以實現,甚至或可穩步達到5.4%的增長,而2022年這一數字僅為3%。市場信心依然低迷,尤其是對中國疲弱的房地產行業。雖然中央政府增加2023年的預算赤字,可能仍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以防止市場情緒進一步惡化。例如購房按揭貸款限制進一步放寬,或再次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第五,隨着日本迎來通脹,央行準備退出其長期負利率政策。市場預計今年日本央行不會加息,但倉卒退出負利率政策會導致日本政府債券孳息率飆升,推高美國國債孳息率,令全球金融市場受到衝擊。

臨近年底之際,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因此投資者應注意保持整體審慎立場。

作者為新加坡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經濟的觀點。

上一篇美國失業率明年將反彈

下一篇債務問題恐成危機火藥引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