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0月4日

獨眼

飄泊68載 銅鑼灣水上天后廟登岸
爭取原址安置 冀保育變避風塘文化博物館

在銅鑼灣避風塘海面飄泊68載的水上天后廟(廟船),昨日終於登岸,標誌着本港唯一的天后廟船正式成為歷史。為保存水上天后的事跡和特色,三角天后廟籌委會主席周潔冰透露,將會重修及保育廟船,並爭取原址安置,冀將來能成為本港首個以「避風塘文化」為主題的海上博物館。

銅鑼灣水上天后廟又名三角天后宮,廟船停泊在避風塘中央,守護漁民,但隨着維港捕魚業式微,加上前往廟船須乘坐接駁小艇,且每次限9人登船參拜;如遇惡劣天氣,信眾安全更有風險,故平日香火寥落,僅逢初一、十五或節慶日子較為熱鬧。

咫尺遷移 耗30年花千萬

自1989年起,三角天后廟籌委會向政府申請讓廟船上岸,惟期間經歷集資、覓地等困難,原定2021年完工,卻又遇上疫情來襲,幾經波折後,昨終在避風塘附近的銅鑼灣海濱消防局旁「上岸」,整個過程歷時超過30年,成本逾1000萬元。

船身漆上紅黃綠3種鮮艷顏色的廟船,過去68年來一直停靠銅鑼灣避風塘,籌委會為遷移天后廟,隆重其事,昨晨舉行搬遷及新天后廟揭幕典禮,首先安排廟船環繞避風塘一周,再將阿禡(天后)遷移上岸,並在陸上新廟舉行三角天后開幕儀式,由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王卉等主禮。

專程到場見證水上天后登岸的市民梁先生坦言,雖然陸上新廟設計與廟船相差不大,但「失去咗嘅嘢就係失去咗」。他憶述自己曾登廟船參拜,相隔多年記憶已變得模糊,昨日出席儀式時發覺早已記不清當年廟船模樣。他有感而發︰「忘記是件讓人感傷的事情,若干年後年輕一代如果只認識新廟而不知道舊廟船的歷史,實屬可惜,(當局)應該想盡辦法留低廟船存在過的證明。」

新廟內櫳還原舊設計格局

三角天后廟籌委會正計劃保育廟船,主席周潔冰謂,三角天后平安堂榮耀主席鄭靜華已購下廟船,並擬接洽旅發局及海濱事務處等,冀能重新裝修廟船,並在原址保育,若成事,廟船將可成為本港首個以「避風塘文化」為主題的海上博物館,吸引更多遊客和善信「打卡」。

新天后廟以船形設計,內櫳仿照原來廟船的設計布置,盡可能還原廟船的格局,例如配合中國傳統木構建築藝術、選用象徵海的綠色作為地板顏色。廟外設有大香爐供善信上香,延續了廟船以膠製蓮花燈代替燃點塔香的特色,亦有加入環保元素,如棄用傳統化寶爐,改用環保化寶爐以減低排放。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