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6日
隨着人口老化,慢性疾病個案不斷增加。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昨日出席元朗地區康健中心揭幕禮時提到,政府將於今年第四季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慢病共治計劃」),現正積極招募家庭醫生參與,各地區康健中心將是巿民參與的第一接觸點,擔當聯繫和統籌角色。
盧寵茂稱,在慢病共治計劃下,政府會資助化驗費及藥費等,為市民提供誘因,鼓勵選擇家庭醫生及私營基層醫療專業人員,以共付模式在私營醫療界別,就高血壓和糖尿病接受篩查和治理。
過程中,地區康健中心會安排合資格的市民接受初步評估,並協助配對自選的家庭醫生,同時提供健康資訊。中心亦會支援參與計劃的家庭醫生,統籌和提供跨專業跟進與治療。
業界反應正面
醫衞局上周已開始招募家庭醫生參加計劃。盧寵茂呼籲醫生積極參與,通過與病人建立長遠醫患關係,與當局攜手加強市民防治慢性疾病的能力和意識。
家庭醫生林永和透露,當局最近兩度向家庭醫生簡報慢病共治計劃詳情,業界參與率高,他已登記參加;計劃提供約430元診症資助能配合成本,人力物力尚算足以應付每天5個以下的計劃參與者。他認同計劃能支援香港基礎醫療發展,可促成公私營醫療合作。
資助額不足夠
西醫楊超發同意計劃有助篩查高血壓和糖尿病人,更形容業界對計劃反應不差,相信招募約1000名私家醫生便可取得成效,每名醫生大概負責跟進500至600名病人。
不過,楊超發知悉大部分醫生都覺得約430元的資助額並不足夠,因「平時4日藥都已經400至500元,現在400至500元要兩個月藥(計劃下約兩個月覆診一次)」。他坦言:「多數要加copayment(共付費用),但相信45歲或以上病人都付得起。」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今年7月曾提到,治療階段病人需付建議診金150元,政府將向醫生每次補貼162元,並每季資助103.5元藥費,當中已包括糖尿、血壓和常用偶發性疾病藥物等基本藥物,病人毋須額外支付藥費。
李夏茵稱,病人若能控制其血糖或糖尿水平,翌年覆診可豁免首次最多150元診金,醫生亦可獲約15%獎勵金,即醫生每次診症合計大概會收到430元資助。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傳新藥註冊制擬放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