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0月5日

獨眼

六旬大學教授遇電騙黨失近400萬
現金呃光仍遭苛索 到銀行貸款後方知中招

電騙黨無孔不入,過往曾有專業人士中招,最新一宗連大學教授也墮陷阱!警方上周六(10月1日)接獲一名62歲男子報案,稱收到「內地公安」來電,指其涉及廣州公安檢疫規定及洗黑錢,事主先後過數384萬元給騙徒,其後銀行職員察覺事主戶口有異常始揭發。警方鑑於不少電騙案事主是居港內地人,早前成立「港漂報案室」微信群組,已經成功阻止多宗電騙,實行與騙徒「大鬥法」【見另稿】。

事主姓陳,報稱職業為大學教授,持有本港身份證,警方暫列為「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由沙田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消息稱不排除事主在沙田區工作或居住,又可能是在區內銀行過數給騙徒,調查仍繼續,暫無人被捕。

「公安」指違疫例洗黑錢

警方消息透露事主今年7月初收到自稱衞生署職員來電,指他違反廣州市公安局檢疫規定,同日稍後時間,另一騙徒以手機WhatsApp致電事主,稱涉及內地洗黑錢案,要求提供個人資料與地址,事主不虞有詐如實相告。

騙徒7月底再聯絡事主,要求提供中銀戶口資料,以證清白;往後一段時期,事主發現戶口由7月25日至29日短短5天,共184萬元被轉到2個本地銀行戶口,其後騙徒「加碼」要求事主存入200萬元作擔保費。

職員揭發戶口異常

當時事主手頭現金已經全被騙,遂上周一及二(9月26及27日)到銀行借貸200萬元,存入騙徒指定的另一個戶口。

事主之後接獲銀行通知,指其戶口有異常交易,事主才醒覺受騙,上周六報警,總計損失384萬元。

警方重申,任何人士如果觸犯「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成最高監禁10年,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