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9日
去年起樓市波動,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接連有項目流標及以低於市場預期批出,令其在上一個財政年度的前期款項收入只約47億元,較預期少兩成,導致該局在未來一段長時間將進入借貸期,需靠借貸維持項目推展。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指出,目前沿用的「7年樓齡」補償機制產生很多問題,不符合經濟效益並引起社會質疑,是適當時候進行檢討。
入不敷支 靠貸維持項目推展
韋志成於過去周六(27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第四及第五發展區(觀塘第四及五區)商業地皮在今年2月流標,而去年批出的土瓜灣榮光街/崇安街發展項目、西營盤皇后大道西/賢居里發展項目以及同區崇慶里/桂香街發展項目共3個項目,合共為市建局帶來約47億元的前期款項收入,較預期少兩成。
由於未來數年將推出4個招標項目,韋志成指出,根據現時市況,「會少收幾十億(元)」,但同期會有6個項目收購,涉及逾400億元款項,故他直言「市建局唔夠錢用」。由於市建局將有一段長時間的資金流會維持負數,因此需要靠借貸維持項目推展,目前最多可借款250億元,並且需要調整未來5年的重建組合,較大規模及需要更多收購成本的項目或需要延遲展開。
韋志成批條例過時 收樓太貴
韋志成特別提到,市建局沿用超過20年的「7年樓齡」補償機制產生了很多問題,直言當局在2001年釐定有關收購水平「的確係冇深思熟慮」,此舉令收樓成本大增。社會亦有聲音質疑當局為何用這麼多社會資源幫助業主,但業主本身沒有做到應做的樓宇復修,加上機制沒有劃線,「你有錢係7年樓齡(補償),冇錢亦是7年樓齡」。現時有些收購,即使遇到持有十幾個單位的業主,但依然享有同等的補償機制。他認為當本港有足夠土地和財政儲備,便是適當時候檢討現行的收購機制。
他以長沙灣兼善里/福華街重建項目(兼善里項目)為例,每方呎收購價1.6萬元,但市價僅每呎8000至9000元。而油麻地和旺角大型收購項目總收購成本更達到1萬億至1.1萬億元,有其中4000億至5000億元涉及按同區7年樓齡的收購額外補償。韋志成坦言,將有關款項投入明日大嶼,造地後再支持舊區更新,可能更符合經濟利益。他又指,本港面積小、交通便利,社會要再三思考什麼是「原區安置」。
研究試行「垂直城市」混合發展
發展局接受傳媒查詢時稱,市建局的同區7年樓齡收購政策,於2001年經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實施逾20年。局方指不排除未來有檢視空間,但作出任何改變之前,均須有全面的政策審視和充分諮詢。
韋志成又透露,早已預計觀塘第四及五區項目有機會流標,正研究試行「垂直城市」概念作混合發展,加入發展住宅元素,混合寫字樓、零售、酒店等發展。至於住宅用途的比例,當局將會就此作技術評估,預料需約兩年時間完成所有城規程序等,期間相關用地會作臨時用途。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西貢逸瓏海滙三載跌價126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