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0日
在上周,多家內地券商投行高層相約筆者用膳,主要是討論未來滬港通的發展。的確,「滬港通」氣氛乍暖還寒,說時遲、那時快,前天(11月8日)上午九點,上交所在交易大廳就舉行了「滬港通」開通儀式的綵排,歷時約三十分鐘,在「儀式」結束後,與會嘉賓更將見證「滬港通」的第一單交易。
上述流程只是模擬,截至今天,中央政府仍未正式公布「滬港通」開通時間,但無論如何,券商投行之間的交流難免談及這話題。回到飯局,內地朋友喜歡吃海鮮,筆者特別引領大家到香港鯉魚門一帶,嘗嘗地道的味道。隨着內地富庶後,內地消費者對海鮮的食量也急起直追,很多品種均供不應求,為企業締造了不少商機,若能把握,理應錢途無限。說真的,華人最喜歡吃海鮮,無論身在哪家餐館,魚蝦蟹貝類肯定少不了。
「扇貝去哪兒了」成熱話
筆者特別點了蒜蓉蒸扇貝,扇貝在香港都頗受歡迎,在銅鑼灣鵝頸橋街市,零售價大約是56港元一市斤,並不貴。在海鮮餐館,當然會貴得多,不過價格尚可接受。筆者順道請教餐館老闆:「老闆,扇貝會否很難養?很容易死?」可能以為我懷疑餐館拿雪藏扇貝或死扇貝奉客,老闆馬上用普通話反擊:「不新鮮扇貝的肉是鬆散黴黴的,我們的是彈口的!扇貝不難養,也不貴,為何要拿死扇貝冒充新鮮貨」。在座的朋友聽到後也笑了。
的確,「扇貝去哪兒了」成為近期內地券商投行之間的熱話。據稱內地上市的某龍頭水產企業,在數年前斥資數億元人民幣投放數十億粒扇貝苗,理論上今年秋風起便要起撈。不過,神奇的事情在上周發生了,企業說因為遭遇數十年一遇的冷水,扇貝苗已經全部「仙遊」了。喜歡吃海鮮的股東們,這餐海鮮真的有點貴!
企業更因此出現非常嚴重的虧損,投資界對相關解釋一直並不感到滿意,企業解釋看似勉強,更有部分投資者懷疑「扇貝苗」可能從一開始就是子虛烏有,根本不存在,事情變得愈來愈玄妙。
上月初,筆者應香港執法部門的邀請,進行主題演講,談到企業進行金融掠奪的不法行徑,為了輸送利益予若干人士,的確不少上市企業願意以身犯險,罔顧法規,虛構出不存在的商品,甚至是虛構出不存在的交易,掏空上市企業,讓小股東血本無歸,關聯人士卻坐享其成,無本生利。
筆者並非局內人,無法判斷事件的來龍去脈。不過,神秘「仙遊」的數十億粒扇貝苗,恍如顯微鏡,檢察出目前藏於內地上市企業的治理和監管水平的惡菌。在香港上市的企業,情況就不一樣了,筆者也有近距離的觀察。任何事情發生前,企業必須提出預警,警惕投資者。用同一道理,就是說,在扇貝出事前,必須向公衆說明當中的風險,當有可能發生突發事情前,必須每時每刻,及時公布,否則隨時陷入知情不報的內幕交易指控之中。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有投資者要求至少要見到屍殼才死心,可是企業高管卻表示連殼已都被沖走了,一個殼也沒法驗證。遭遇如此浩劫,投資者只能自求多福。不過,據稱貝類養殖場一般是設在岸邊,據稱現在已經有股民集資派潛水人員下海驗證,來個是非定奪。
當然,事件也有獨立的科研機構出具報告說明,證明企業所言非虛。不過,相關內容看似與媒體調查的實際情況存在差異,而附近漁民亦未有聽聞。在過去多年,企業的年報以及中期報告等等亦從來沒有探討過相關的風險,而且監測系統看似在過往無間斷運作,連同不少研究機構也曾多番唱好,據稱更有數百份唱好的報告。現在事出這麼突然,殺個投資市場措手不及,以往建立的投資護城牆制度全面崩潰。企業管治的問題在未來也將成為「滬港通」下的焦點,在進行跨境投資的時候,投資者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不懂的概念,最好預先多做功課。
海鮮概念殺個血本無歸,但是另一海洋概念卻是市場的未來希望。中國在APEC會議中力推「一帶一路」的概念,「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全球政治經濟關係交纏不清錯綜複雜,中國不能永遠依賴某國或某地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和拓展,將增強中國的戰略發展安全。未來中國的戰略合作夥伴並不僅限於東盟,也將增進同沿邊國家和地區的交往,將串起連通東盟、南亞、西亞、北非、歐洲等各大經濟領域的市場鏈,發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戰略合作經濟帶,以亞歐非經濟貿易一體化為發展的長期目標。
「一帶一路」未來希望
而在11月8日,習近平主席出席並主持了APEC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對話會,看似中國已經準備好,將借助APEC北京會議,進行具體規劃及發展,同時中國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在會中,習主席就此也提出五點建議。
第一,以亞洲國家為重點方向,率先實現亞洲互聯互通。「一帶一路」源於亞洲、依託亞洲、造福亞洲。中國願通過互聯互通為亞洲鄰國提供更多公共產品,歡迎各國與地區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
第二,以經濟走廊為依託,建立亞洲互聯互通的基本框架。「一帶一路」兼顧各國需求,統籌陸海兩大方向,涵蓋面寬,包容性強,輻射作用大。
第三,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突破,實現亞洲互聯互通的早期收穫,優先部署中國同鄰國的鐵路、公路項目。
第四,以建設融資平台為抓手,打破亞洲互聯互通的樽頸。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絲路基金是開放的,歡迎亞洲域內外的投資者積極參與。
第五,以人文交流為紐帶,打穩亞洲互聯互通的社會根基。未來5年,中國將為周邊國家提供2萬個互聯互通領域培訓名額。
昨日,筆者在接受內地電視媒體訪問時,也有提到中國貿易發展的新路向,逐漸發展知識型經濟,以科技及技術出口帶動中國的經濟發展,「一帶一路」定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及市場予中國就企業,而借助APEC平台,「一帶一路」的概念將揚帆出海,成果將有利中國,也有利環球經濟的平衡發展。
作者為資深投資銀行家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蘋果被嚴重低估嗎 |
上一篇: | 中國需要香港——可信賴的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