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3日
20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周日在澳洲舉行的會議,指出低利率環境可能引發金融市場風險上升,因主要決策者仍依賴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建議採取確實措施推動經濟,創造就業。以上言論無異於醫生對病人說食補藥打補針對身體唔好,要固本培元多做運動,增強抵抗能力。G20近年以吹水會居多,今次罕有提出過千個加強基建的建議,反映全球政府正為經濟增長擔憂,尤其在聯儲局「收水」、加息步伐料將加快之際。
周日發表的會議公報宣布,G20已提出1000項措施,包括加快基礎建設投資、金融改革及鼓勵自由貿易,目標讓G20國家的總GDP額外增加1.8%,創造數以百萬計的新就業機會。
QE多年未見高通脹
正如上周指出,美國推出第一輪QE至今已有5年時間,市場普遍曾經預期的高通脹並未出現,反而大宗商品價格剛好跌穿5年低位,相當諷刺。
經濟前景的不明朗,令各國政府又走回基建刺激GDP的舊路,昔年日本不惜興建「大白象」推高GDP,那管基建落成後實際效用極低;中國在金融海嘯後大搞4萬億基建,又係搞到「一鑊泡」,出現大量後遺症。
在經濟前景不明時,持盈保泰是最好的自保方法,數據反映,正在內地會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本港大孖沙們,近年積極減債增現金,在低息期反而去槓桿、減借貸,與一般人思維趁低息、借平錢的想法截然不同,本地地產商們正在作什麼盤算?
近兩年積極出售本港及內地投資物業的長江實業(00001),截至今年6月30日止股本負債比率已降至1.3%,是1991年以來最低的負債比率。你以為長實是個別例子?恒基地產(00012)負債比率亦已降至2007年來最低水平;最大地產商新地(00016)近年不乏投標本港大型地產發展項目,但其負債比率亦降至2005年來最低。
最保守可算是以往最進取的信和置業(00083),中績顯示其淨現金水平已增297億元,令人想起是不是十多年前高價投中小西灣「地王」遇正1998年金融風暴「揩大鑊」之後,變得更加Risk Averse。
本港地產商見慣風浪,歷盡多少地產升跌周期,點會唔知市場幾時有風險,幾時係大舉投資時機?正當本地地產商變得保守,內地地產商卻要面對水源緊絀的危機,若干內房如碧桂園(02007)、越秀地產(00123)已先後宣布供股集資,昨天輪到雅居樂地產(03383),宣布大折讓31%以5供1集資27.5億元,可見內房水緊有幾嚴重!
雖說內房發展商不少亦經歷過內地地產低潮,但似乎未見懂得風險管理,2008年及2011年的低潮都有政府救市或托市,地產商們一兩年前亦冒進高價投地王,本港大孖沙去槓桿時,他們卻在增槓桿。講到睇市準,本港地產商高出內房商不知幾多班。
說回本港地產商,截至今年中,本港地產分類指數中的成分股平均股本負債比率為12.2%,是超過20年來最低水平。今年中期業績,地產商們興起唔開記者會評樓市,惟有從其年報看出端倪,信置年報表示,將選擇性及持續地補充地皮;長實年報則表示,會留意本港地產及農地的收購機會;恒地稱將繼續擴充土地儲備。以上用字,可以看出地產商睇法相對保守,是否連大孖沙亦睇唔通本港政治及經濟前景,忽然變得保守?
中資科網股伏隱憂
說地產商「停晒手」又未完全正確,因信置最近才與華置(00127)合作觀塘的大型重建項目,雖然投標價未有公布,但券商分析估計投地成本達60億至65億元,是信置5年來最大投資。日前信置主席黃志祥向傳媒表示,以上項目未來5年投資總額料達180億元,稱對香港前途充滿信心云云。
最保守算是長實,該公司自2012年來已再無在本港買新地皮,雖然其土地儲備仍足夠未來5至6年發展,但券商認為,隨着集團現有項目陸續推售,始終都會有增加土儲的需要。
過去兩年,本港地產股是表現最佳股份之一,如以過去半年為統計數據,本地地產股更是一枝獨秀,恒地股價半年來由36元升至54元水平,升幅達50%。地產股強勁表現背後,竟然是地產商更保守的投資取向,真的令人意想不到。
上周提過,諸如渾水等沽空機構正密謀造中資科網股世界,就在阿里巴巴掛牌日,中資科網股不少都遇到沽壓,來到香港則恒指大跌350點,要留意的,不是一眾準備或已經散水的阿里概念股,反而是同級數的騰訊(00700)亦有轉淡迹象,昨天股價大跌3.3%,且技術走勢非常疲弱,中資科網股可能就快有壞消息出現。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薩蒙德明敗實勝 蘇格蘭不獨而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