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
近年香港政府和私營部門都在積極加大對深度技術創新的投資,特別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和智慧城市等領域。InnoHK及RAISE+等創新計劃,正培育愈來愈多的深度技術初創企業。近期筆者接觸到美國的相關實踐,頗有啟發,在此與讀者分享。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2022年推出「引擎計劃」──旨在投資特定區域創新生態系統以提高生產力和影響力*。有別於傳統項目資助,基於地點的創新資助計劃並不針對特定研究項目,而是針對指定地理位置內研究人員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互動為目標,影響力取決是否能夠引起個人行為改變,以及知識在該生態系統內分配和轉化的方式。換句話說,就是改變每次只照顧個別樹木的做法,而是真正培育整個森林。
深度技術初創企業所遇困難
深度技術創新產品涉及顯著的開發、製造、運營的資本成本,即使勞動力成本高昂,相對總成本來說也只佔很少比例。因此,人力成本高昂的香港實際上適合高附加值的研究甚至製造活動,類似波士頓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做法。然而如果發明者無法盡快獲得開發產品所需的關鍵互補資產、拖延了產品開發,便可能會輸給現有市場參與者,永遠無法實現發明的價值。筆者主理的深科技實驗室(Deep Tech Lab)正是回應這問題而生,如何推動跨學科合作和產學研結合,催化深度技術的商業化,是筆者長期思索的課題。
創新的進展取決於製造與研發之間的聯繫,以及製造過程的成熟度。經濟學家David Teece在其關於「創新利潤」的經典論文(1986)中闡明,原始發明者和專利擁有者(比如教授和研究人員)可能無法實現該創新的價值,除非他們能搶在具競爭力的市場現有參與者之前,迅速將產品商業化。因為,當原市場參與者受到創新啟發後,大可利用已有的關鍵資產和規模優勢,推出替代產品。視乎發明者的發明是否有巨大的創新及知識產權,以及有否足夠高的護城河保護, 如果這兩個答案都是正面的,發明者可選擇自己找空間及資源去主導產品發展;但是如果現有市場參與者擁有強大的互補資產(如原料供應、製造商和銷售渠道),發明者即使有巨大的創新,亦必須考慮與市場者合作共贏。
無論如何,創新科技產品開發必須由發明者及現有市場參與者一起「邊做邊學」去獲得互補資產。在新創公司從探索進入開發的過渡階段中,研究人員與互補資產擁有者之間的密集互動尤其關鍵,雙方都在展示產品的可行性,同時規模建造。然而,研究人員與製造商之間互動產生的大量知識是隱性的,本質上需要高度接觸。這種情況下,共同位置(co-location)將帶來協同效應,將製造與研發緊密相連,以促進工藝創新的快速發展。一個地區技術進步和商業機遇,取決該地的知識儲備和創業活動。社會結構塑造了個人在創業過程中面對機遇的態度和動機;研究設施、創新者網絡、員工流動性和移民,知識外溢效應等因素,經過積累決定了一個地區的知識結構、規模和專業化程度。故此,一個地區的整體進步,對創業創新尤其重要。
支援對象可考慮行業或產業鏈
許多地區都試圖建立基於知識的創新經濟,但轉型並非易事。正因如此,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2022年開展「區域創新引擎」的新資助計劃,支持由研究人員、機構、公司和民間社會組成的多元化區域聯盟,包括培訓和發展當地勞動力,以促進區域性創新生態系統發展。背後的理念是:要成功推動創新生態系統,必須考慮到指定區域整個創新生態系統的當前狀態,包括潛在能力、瓶頸及經濟和制度約束,以及利益相關者的長期承諾。基於合作各方的文化和價值觀差異,首要提高認知和情感信任,然而這並不容易,除了財務和知識上的系統性障礙,社會信念也可能成為障礙。因此,培養關係型社會資本對於維持合作至關重要,同時需要適當的技能和能力組合,方可產生具影響力的結果。
2024年1月NSF公布了首批10個成功區域創新引擎項目,以十年為限支持全美18個州的10個團隊,每個可獲得高達1.6億美元的資助。其中紐約上州能源儲存引擎對香港或有參考之處。該區域引擎旨在建立以科技為基礎、由產業驅動的樞紐,專注新型電池組件、安全測試和認證、試點製造、應用整合、勞動力發展和能源儲存,包括通過材料採購和回收。紐約南部地區擁有強大製造業傳統,現正轉變為美國先進電池研究中心。該區域引擎以賓漢頓大學為核心,該校教授斯坦利.惠廷漢(Stanley Whittingham)因在鋰離子電池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而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惠廷漢領導研發生態系統,已吸引了多家鋰離子電池製造商和初創公司,正着手創新先進電池的整個生命周期。能源儲存技術為清潔能源轉型的關鍵,而NSF引擎對這一轉型的技術和經濟可行性至關重要。
要實現香港發展深度技術創新潛力,不僅需要政府和私營部門的持續投資,還需要學界、產業界和社會各界的密切合作,培養跨領域合作文化,建立互信機制,是一項長期事業。就好像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之前在電台訪問中說,推動創新不能只靠政府,必須民間的社會資本配合。如果未來香港資助計劃考慮區域創新引擎的方案,不再單單做個別資助,而是考慮一個行業或者一個產業鏈的整體支援,那麼「邊做邊學」將會更快速及順利,迅速製造更多知識及外溢效應,而更多的各界合作將為香港帶來豐碩成果。
*https://new.nsf.gov/funding/initiatives/regional-innovation-engines
作者區玉輝為香港中文大學家族企業研究中心和創業研究中心主任、楊倩為中心副研究員。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太保受惠政策26元可上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