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剩餘時間:25天22小時

2024年6月27日

Stephen Deane CFA投資視野

【30天免費閱讀】剖析私募市場:消除憂慮並規劃前路

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私募市場經歷了顯著增長,並對金融市場及更廣泛的經濟體系產生了深遠影響。從資本規模、投資組合公司中創造的就業機會、信貸市場、公開股本市場和金融穩定性等方面,都可見私募市場蓬勃發展所帶來的影響。這增長也引起全球主要監管機構 ── 包括美國、歐洲和中國 ── 的高度關注。

儘管私募市場舉足輕重,但由於市場的披露程度仍相對較低,導致大眾對其發展狀況看法不一。支持者讚揚其優越表現和自我調節的特性,批評者則主張加強監管干預、指出市場存在失衡及重大缺陷。

這些爭論主要集中在機構投資者能否充分保護自身和其受益人的利益,以及訊息不對稱會否使得私募基金經理在談判中佔主導地位等問題。

私募市場七大問題待改進

CFA協會在2023年10月開展了一項針對全球投資專業人士的調查,以了解他們對私募市場的看法和實踐。調查涵蓋所有會員,包括具有有限合夥人和普通合夥人經驗的從業者。與其他調查相比,此報告側重於私募市場基本的管治問題,而非展望市場前景。

超過一半(51%)的受訪者認為,儘管私募市場存在改進空間,但整體來看問題並不嚴重。這部分受訪者認為私募市場運作良好,產生正面影響。他們欣賞私募市場提供優越的投資回報和自我調節的特性。僅有17%的受訪者進一步表示,私募市場運作良好,所面臨的問題很少或幾乎沒有。

對私募市場持批評態度的人士大致指出7個問題。在我們的調查中,多數受訪者都認同該7個議題皆有待進一步改善,但整體問題並不嚴重。最受關注的三大問題圍繞估值、表現指標和透明度,尤其是改善費用和開支方面的披露。

首先,估值報告的頻率和準確性為迫切的問題。估值方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直接影響投資決策和投資組合的分配及表現,因此投資者十分關心估值方法的質素。

同樣地,表現指標的頻率、可比性和準確性也令人擔憂。投資者期望能獲得標準化和可靠的表現指標來評估投資成果,並做出明智的決策。

此外,私募基金經理收費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亦存在爭議。投資者希望獲得清晰和全面的費用披露,確保了解投資相關的成本,並評估基金經理提供的價值。

大部分受訪者對私募市場持中立態度,既不褒也不貶。多數受訪者(52%)支持對私募市場實施新的監管措施,但有一個重要前提:他們僅支持採取有限的監管,重點應放在披露要求上,而非禁止性規定。

投資者應做好盡職調查

為應對複雜的私募市場,投資者應考慮以下建議:

首先,在做出投資決策時,須進行全面盡職調查,並避免因害怕錯過機會而盲目投資。當投資者充分的研究、分析潛在風險,並評估基金經理的往績表現時,將能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其次,如果投資公司設有獨立的法律和投資部門,建議確保法律團隊在進行交易前,徹底審查合同條款。這有助識別任何可能損害投資者權益,或使其承受過度風險的潛在隱患或不利條款。

對於控制風險和避免不可接受風險,去評估投資者與基金發起人或普通合夥人之間的資訊不對稱至關重要。投資者應竭力收集足夠訊息,做出明智而正確的決定。

若交易條款存有問題或無法接受,投資者應毫不猶豫地放棄交易,即使此舉意味着放棄看似有吸引力的機會,投資者仍應優先考慮自身利益,保護資本安全。

此外,持續收集足夠的資訊以監控投資和基金營運也很重要。定期審查財務報表、績效報告和其他相關披露,有助於投資者識別任何需要進一步行動的警示訊號。

即使在簽署交易後,投資者亦應時刻保持關注。持續的警惕性可幫助投資者洞悉市場環境變化,及時應對任何新出現的問題,保障自身利益。

儘管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和公允意見無法完全保證資產估值的準確性,但仍有助於提高估值的整體質素。投資者應了解這些評估的價值,視之為盡職調查過程的一部分。

最後,有限合夥人機構應建立有效的機制、政策和程序,解決內部的代理衝突,包括制定明確的利益衝突指導準則,確保適當披露和管理此類衝突,並在投資過程中培養道德行為的文化。

監管制度宜以披露為本

私募市場一直無法與公開市場相比,在透明度、規範性規則和監管監督方面存在缺失。然而,私募市場仍需要適度的監管。

政策制定者應充分認識到監管機構在確保市場公平和高效運作中的關鍵角色。一般而言,監管機構最能通過採取基於披露的制度來履行這職責,而非依賴規範性規則和禁止基金經理的特定行為。

基於披露的監管應專注於透明度和利益衝突等主要管治挑戰。披露要求尤其應關注費用、開支以及估值的標準和方法。

雖然私募市場提供了增長和多樣化的機會,但政策制定者應警惕任何為吸引更多私營公司上市而削弱公開市場的誘惑。

假若政策制定者希望擴大零售投資者參與私募市場的機會,應謹慎而行。雖然這可以為投資者帶來新的投資機會,但也需要考慮要求零售投資者必須通過具有一定規模和專業知識的中介機構投資私募市場,以此克服私募市場中資訊不對稱和逆向選擇的風險。

作者為CFA協會資本市場政策高級總監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