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0月3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勝者為王:大鱷造淡長債得米啟示

10月2日,周一。話咁快,2023年已過了四分之三。回顧第三季,利率於更高水平停留更久,逐漸主導了市場情緒,投資者不再單向憧憬美國經濟軟着陸,疊加環球債市拋風四起,孳息急升連同強美元、高油價,形成三座大山,美股於整個9月份錄得近半成跌幅,標普500指數表現為去年12月以來最弱。

債市上月回報也是年初至今最差,大行高盛眼見長息升幅近期甚於短息,出現術語所說的「熊陡」(bear steepening)態勢,姑勿論會否成為壓垮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調高了對美國10年期債息的年終預測,新目標4.3厘,明年則保持這個水平。大家可能會問,美國10年息目前已跨越4.6厘,上調後的長債孳息率豈非低於現水平,意味債息存在回順空間,年底前有望帶動價格反彈?

免「離地」調高目標

老畢錯判時機做了「債蟹」,當然希望果真如此,但投行往往只是隨行就市,所謂調整目標,講白了不外乎變相mark-to-market。高盛對美國10年期債息今明兩年的預測,原先分別為3.9厘和3.75厘。試想,2023年已步入尾聲,實現目標時日無多,與其寄望債息急劇掉頭,不如中間落墨,把目標調整至看似緊貼趨勢卻又相對含糊的水平,既能婉轉傳達並非睇錯而是低估債息升勢的訊息,相比死抱舊目標,也少了幾分為撐而撐之感,免得被指離地。至於明年預測,一旦脫離現實,照辦煮碗可也,何須現在便替大行「操心」。

這種情況在股市其實更常見,同一投行的知名分析師經常一個唱紅一個唱白,必須分清楚誰負責發出house call、誰的主要功能是製造話題「娛樂」客戶,投資者只要心裏有數,便不會誤以為大行中人同室操戈。

畏懼虧損乃人之常情,哪怕對財富造成永久損害,遇上大跌市,許多股民都會選擇長痛不如短痛,清倉一了百了。牛市剛好相反,害怕損失變成害怕錯失,資金湧入或撤退,多數情況下皆遵循恐懼與貪婪軌跡。然而,債與股好像有點不同,追蹤美國長債總回報的ETF(TLT),年初以來跌逾一成,與2020年頂峰相比更低近一半,惟從【圖】可見,TLT資產管理規模(AUM)持續攀升,今年淨流入金額達160億美元,在美國所有ETF中僅次於領航(Vanguard)標普500指數基金(VOO)。

債市投資者意志是否較股民堅定,又或特別善於計算風險與回報,逆市低吸冇有怕,值得另文分析。不過,高盛上調美國長息目標之餘,順道以史為鑑,重溫債市沽壓與今天相若局面,發現近20年來,美國10年期債息於三個月內至少上升100個基點,合共發生過7次,平均升幅125個基點。統計顯示,長息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平均回落約40個基點,但高盛預期,2年期高於10年期的倒掛現象,明年全年仍會維持。

這番引證點到即止,雖暗示美國長債短期超賣,孳息率部分升幅將得到修正,卻並未預期美國經濟有急轉直下之虞,迫得聯儲局匆忙減息,促使債息在對政策敏感的短端帶動下全線回落。倘若此判斷正確,那便意味這是美國經濟在沒有陷入衰退的前提下,孳息倒掛維持時間最長的一次。

但願醜嘅唔靈

美元與債息是眼前左右風險資產最重要的因素,油價則續炒供應緊絀,與其他大宗商品各說各話,「三座大山」短暫調整後,對環球股市恐怕又會形成壓力。然而,即使美國經濟硬着陸,長債息率大幅滑落,資金湧入美元避險,美金照樣可以維持強勢,只是換了一種論述而已。

在這波債市拋售潮中,高調造淡美國30年期國債的對沖大鱷阿克曼(Bill Ackman)成為大贏家。他認為30年期債息將見5.5厘,任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如何喊破喉嚨,通脹也不會回落至2%目標;長期而言,3%或以上將成為新常態。

投資世界勝者為主,「標哥」意氣風發可以理解。美國30年期債息目前約4.7厘,以長息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但願醜嘅唔靈,當真畀佢噏中,想唔又一次股債雙殺都難。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