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0日
第三季在中秋節慶下收爐,恒指9月跌約2.9%;截至周四收市,標指ETF(SPY)則挫近4.9%,周五有重磅的美國個人消費開支平減指數(PCE)公布,美股仍有機會學港股,在9月最後一個交易日追回部分失地。
筆者於今年和去年花了不少時間進修,9月算是可以較專心做交易,跑贏大市的幅度尚可,但一點都不能鬆懈,希望於第四季能繼續提升狀態,把握今年最後的機會。
油價漲勢有望緩解
講到新一季,在此分別分享兩個好和壞的角度。先講好,最近債息、美元和油價令到投資者很「頭痕」,但花旗集團表示,由於石油出口國組織及盟友(OPEC+)領導國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以外的供應增加,油價漲勢會有所緩解。
分析師在報告中稱,儘管技術交易員和地緣政治風險或會在短期內推動油價突破100美元,但額外的供應令90美元的價格看起來不可持續;OPEC以外的石油供應今年將每日增加180萬桶,明年再日增100萬桶,其中包括來自加拿大、南美和挪威的供應,美國今年可能每日增產90萬桶,明年額外日增40萬桶。
另外,瑞銀認為,多個預示中資股見底回升的訊號已出現,例如當外資大手減持後,A股在3個月後平均錄得8%回報,A股成交額低和H股沽空比率高,人民幣滙價和內地10年期債息處於極端水平,以至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和信貸脈衝等數據趨向改善。
壞的方面,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表示,中國廣義貨幣(M2)供應量近期保持約11%的增速,而內地生產總值(GDP)增速低於5%,利率水平也處於近年低點,人民幣與美元利率倒掛幅度擴大,政策繼續放寬的空間已經很小。
地方財政繃緊 發債空間小
而且,財政減稅讓利力度相當大,各級財政已很繃緊,僅餘小量發債空間。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指出,內地地方及中央政府的債務佔GDP比重,目前也就100%多一點,仍明顯較美國低,甚至遠低於日本。不過,李迅雷同時提到,與美國、印度、南非、日本、德國這些主要經濟體比較,會發覺中國的權益融資,包括IPO、增發、配股和可轉債,累計起來跟美國差不了多少,但中國的GDP只有美國的三分二,換言之,中國的權益融資佔GDP比重基本上是全球最高。
權益融資需求大,即股權供應多,僧多粥少,表現自然不太好。李迅雷認為,內地上證指數於過去10年僅在3000點附近徘徊,不能漲一倍、兩倍,關鍵是上市公司的品質問題;目前A股市值前10%的股票,相當於全市場5000多間公司之中的500間左右,它們的市盈率中位數超過40倍。與之對應的美國標普500指數,市盈率中位數只有20倍。
此外,標指股本回報率(ROE)中位數為15%,而A股市值前10%企業的ROE中位數只有5%,這些公司以國企為主,因此國企改革有其重要意義,滬深300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僅10多倍,某程度上屬假象,看中位數的ROE和估值會有另一番感受。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