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3日
前周本欄表示美滙指數、油價、10年期美債息全部偏強,可以想像9月仍是多事之秋,最新走勢則是債息突破,美滙、油價續高企,文中描述納斯特100指數嘗試營造的「頭肩頂」,現在更見突出。
美國聯儲局本周公布議息結果後,10年期美債息觸及4.49厘,其後更突破4.5厘,為2007年以來首次,2年期債息升至17年新高的5.2厘。記得本欄在8月底〈全球資產定價之錨蠢蠢欲動〉一文中,引述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和老債王格羅斯(Bill Gross)的觀點,前者認為未來十年的10年期美債息平均達4.75厘,後者相信10年期美債的公允值約為4.5厘,轉眼間便到價。
然而,文中提到預期的美國財赤將成為焦點尚未成真,市場更關注聯儲局目標利率higher for longer,以至政府可能停擺的問題。
據悉,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美債總額於周一(18日)首次超過33萬億美元,而在40年前,規模僅在9000億美元上下。換言之,美國的債務負擔早晚會引起更多注視。
按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展望,美債規模未來30年將增加近一倍,截至2022年底,美國國家債務佔GDP的97%左右,這一數字預計將在2053年底飆升至181%。
研究機構認為,國債利息支付預計將是未來30年聯邦預算中增長最快的部分,相信到2032年,利息支付額將從2022財政年度的近4750億美元增兩倍,達1.4萬億美元。
未來國債利息支出驚人
至2053年,國債利息支付額更漲至驚人的5.4萬億美元,這將超過美國在社會保障、醫療保險、醫療補助和所有其他強制性和可自由支配項目上的支出,這與敝欄年初引述納皮爾(Russell Napier)的金融壓制論頗為吻合,該文最後一句是:「當人們意識到通脹不會下降到2020年之前的水平,黃金應表現良好,政府債務的投資者則是慢慢被搶走的人。」
黃金今年的表現其實不算突出,但「數碼黃金」比特幣錄得可觀升幅,而美債的確仍「慢慢被搶走」,以熱門的美長債ETF(TLT)為例,誰想到經過去年的大跌,年初至今仍要由近100美元挫至最新近90美元。
理論上,經濟衰退會幫到長債,然而,美國銀行首席財務官表示,在消費者支出按年增長4%的時候,很難看到美國衰退,消費者仍花錢購買商品和旅遊,信用卡和扣賬卡付款維持在高位,消費資產質量非常強勁。
據報,美國上月售出房屋價格的中位數為40.7萬美元,按年上漲3.9%,是有紀錄以來的高位。庫存不足是限製成屋銷售和推高美國房價的關鍵因素,由於目前的抵押貸款利率比2021年底高出兩倍多,許多已經鎖定低貸款利率的房主不願意出售房屋;截至8月底,美國有110萬戶待售房屋,為當地1999年以來8月份庫存的最低水平,大約為新冠疫情前供應量的一半。
此外,本周公布的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只有20.1萬人,低於預期的22.5萬人,也是接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
淡友料延至明年始衰退
不過,儘管今年美國避過衰退,但淡友策略師大摩的威爾遜(Mike Wilson)直言是遲到,不是無到!他稱,客戶之間愈來愈激烈地爭論是否已經完全避免了衰退,還是推遲到2024年,而與他們交談過的大多數投資者都屬於「推遲」陣營,看起來對於風險資產來說,明年是更具挑戰性。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內地連鎖咖啡品牌成風投新寵 |
上一篇: | 耳聽七分假 眼見未為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