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14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高瞻遠矚vs九死一生

9月13日,周三。做得頂尖企業揸弗人,高瞻遠矚、永不言敗、創意非凡,總有一句或以上能夠對號入座。說到遠見,許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起電商巨擘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創業時期,十個人中未必有一個聽過互聯網,貝索斯已深信internet必成世紀大趨勢,足以反轉地球。泡沫最終雖爆破,惟亞馬遜既是極少數存活至今的科網企業之一,貝索斯早幾年更登上全球首富寶座。如此奇人,當然有資格集所有讚譽於一身。

「秘訣」猶如人生哲學

據聞貝索斯發起脾氣來生人勿近,屬典型難侍候的CEO,但交棒賈西(Andy Jassy)後轉趨低調,曝光率大不如前,就連世界首富地位亦早被特斯拉老闆馬斯克取代,如今屈居第三,落後LVMH掌舵人阿爾諾(Bernard Arnault)一位。

低調還低調,貝索斯從不吝嗇與其他人分享成功秘訣,反正對手想學都學唔嚟,何須收收埋埋?老畢印象最深的是Day One概念和悔恨最小化(regret minimization)思維。參觀過亞馬遜西雅圖總部的人,對辦公大樓直接冠名Day One該有所體會,用意無非提醒自己及員工,必須把每一日視作「第一天」,勿讓幹勁、熱情給歲月沖淡,久而久之忘了初心。

講到悔恨最小化,大可用兩句話概括表述:不因失敗而懊悔,只為從未嘗試而深感遺憾,簡言之就是要有豁出去的精神。不難想像,這些猶如人生哲學的「秘訣」,商場上的競爭對手縱使欲學無從,受貝索斯巨大成就鼓舞,足以成為世間力求上進之輩自找鞭策的座右銘。

然而,理念歸理念,現實與想像往往是兩回事。在多數人眼中,同年代初創早已塵歸塵,土歸土,亞馬遜卻能安然渡過科網泡沫爆破這場世紀浩劫,二十多年來且由一家網上書店發展成市值近萬五億美元的超級巨企、電商霸主,若非貝索斯識見、魄力、領導才能、觸覺全皆無可挑剔,如何解釋亞馬遜這個商界神話?

一個決定起死回生

貝索斯乃當代最出色企業家之一,這點誰亦不能否認,就連股神也對他讚不絕口,曾公開以「愚不可及」自嘲錯過投資亞馬遜。不過,你可知道,貝索斯之所以能一步步建立起他的商業王國,全拜一個許多人也許聞所未聞的財務決定所賜,沒有它,亞馬遜恐怕早就一鋪清袋,想唔日日Day One都難。眾所周知,股神萬分重視投資對象的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着眼點雖是股票價格與企業內在價值的差距,但在亞馬遜的例子中,引伸至營運層面未嘗不可。

老畢曾經看過一本叫The Everything Store的書,講的正是亞馬遜,其中一節提到,2000年初,時任亞馬遜財務總監的贊森(Warren Jenson)察覺供應商或會要求加快支付貨款,為免左支右絀,必須主動應對資金周轉不來的風險。貝索斯接受贊森意見,並聽取投資銀行大摩建議,在歐洲進行跨境融資,同年2月落實向海外投資者出售可換股債券,成功集資6.72億美元。

發債期間,科網泡沫離破滅僅一步之遙,環球經濟亦處衰退邊緣,市場環境明顯轉差,形勢比人強,亞馬遜被迫付出遠高於以往的利息,並在換股條款上百般遷就,才剛好趕得上於災難降臨前完成交易。倘若遲了一個月,融資撞正股災,發債必然告吹,救命錢沒着落,亞馬遜幾可肯定捱不過一年。

安全邊際主宰成敗

作為當時的財務總監,贊森管錢謹小慎微,發債融資原為防範供應商催促繳款,並非真的具備先見之明,但企業決策者不論多有遠見、創意和毅力,交不起下個月的租金,一切只會淪為空談。這個道理,當年險過剃頭的貝索斯比誰都清楚;今天貴為全球首富的馬斯克,同樣心知肚明。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