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9日
在7月22日《議息兼放暑假 美市氣氛勢回順》一文寫到,中短期來說,要留意美股月度期權結算,聯儲局又議息,今次不容易有太鷹的理據去嚇窒市場,換言之,是好消息的另一高峰,之後就是傳統放暑假淡季,氣氛轉向的可能性增加。
聯儲局在7月25日和26日議息,標普500指數在27日創52周新高4607點,之後立即「穿頭破腳」,本欄及後提出這單日轉向的利淡形態,最終標指在本周四低見4421點,預先判斷的「好消息另一高峰」可算完美命中。
恒指11倍市盈率或是底部
早前強勢的納斯特100指數受的壓力較大,其ETF(QQQ)自高位近388美元回調至周四不足359美元,跌幅約7.6%,中港股在一定程度的放鬆下,曾受惠資金從美股流出走了一波,但當美股跌幅加深後,市場對放鬆的效用以至實質的態度都有懷疑。
的確,走一波不難,一波再一波則需要明確的態度、肯定的信心,可惜的是,信心失去是一息間,建立則曠日持久;從目前的證據看,仍然不容樂觀,外資及民營企業的信心續在低谷徘徊。
可幸,筆者最近想通了恒指市盈率的問題,早前表示在18000點的多年低水平市盈率仍有11倍,換言之,恒指成份股的盈利沒有太多長進,但近年恒指成份股已經革新,十大權重中有阿里(09988)、美團(03690)、京東集團(09618)這些市盈率較高的股份。
亦即是說,未必是以往的恒指成份股盈利沒有長進,只是新納入的重磅藍籌盈利較低,繼而推高了恒指的市盈率,假設它們的估值會比過往傳統藍籌高,則恒指未必要低見8、9倍市盈率才見底,10、11倍都有機會被收貨。
美股方面,筆者上月指出ChatGPT首浪的新鮮感已過去,之後見真章是有否Killer App接力,相信不會有人全面否定大模型的威力,但短期內人工智能可以是雷聲較雨點大,現在隨着美股的回落,否定人工智能的聲音開始浮現。
否定人工智能聲音浮現
外國有技術專家對ChatGPT等基於神經網絡的模型抱懷疑態度,更直言人工智能還未能帶來收入,而且可能永遠不會,當投資者意識到生成式AI效果不佳且缺少Killer App,或會看到估值出現大規模、令人痛苦調整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技術的致命缺陷之一,是模型本身並不可靠,聊天機器人會製造幻覺,且正經的胡說八道,其產生的內容正污染未來系統訓練的數據,生成式AI在知識庫中添加更多不完美和故意的虛假訊息,使互聯網進一步垃圾化。
愚見認為,說永遠不會帶來收入是極端地悲觀,和過往的科技發展一樣,我們普遍會高估未來兩三年的進步,低估十年後的進展,人工智能亦可能遵從同樣軌跡。
據悉,美國最新數據已顯示生產力大有長進,這會否成為趨勢,並對長期通脹及經濟增長帶來正面影響,更值得投資者密切觀察。
此外,人工智能龍頭股輝達(NVDA),以及Marvell Technology(MRVL)、Snowflake(SNOW)下周中將公布業績,且看能否推動技術性反彈,還是進一步推低大市。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國光伏產業迎來新獨角獸 |
上一篇: | 投資是數字加文字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