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9日
聯儲局加息周期本以為已接近尾聲,但議息聲明一出,加息預期又升溫。人民幣貶值壓力未除,縱使人行近月已多次出招,試圖阻止人民幣跌勢,惟效用有限。人民幣投資產品吸引力隨之下降,外資不願流入A股,令官方提振股市的計劃缺乏助力。要扭轉當前市場劣勢,似乎仍要從人民幣入手。
去年以來,聯儲局持續加息,美元轉強,人民幣跌個不停,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滙價去年跌了8%後,年初至今再挫5.3%。近期人民幣插至7.3附近,接近去年10月的低位。滙價下滑本應帶動出口增長,但去年10月以來,以美元計價的出口數字,只有兩個月錄得按年增長,近期公布的7月份出口金額更大跌14.5%,為2020年3月以來表現最差。
事實上,疫情過後,東南亞不少國家的生產活動恢復正常,疫情期間流向中國的訂單再度流走。中美貿易關係持續惡化,美企不斷找尋中國以外的替代生產供應,目前留在內地的訂單大多是其他市場挖不走的產品。所以,人民幣下挫對出口助力不大,反而適當升值或令出口金額提升。
外資連日減持掟貨
在美元強勢的影響下,人民幣被動貶值,加上內地經濟復甦緩慢、房地產危機未解除等因素,均令中國市場及人民幣投資產品的吸引力續降。過去10個交易日,「滬深港通」北向交易中,有7個交易日均處於淨賣出的狀態,可見外資對買入A股的興趣續減。
最近一段時間,官方多次提出要活躍股市後,A股不論從指數表現還是成交金額看來,均冷清了不少,沒有一點活躍的跡象。滬深指數本月以來分別累計跌4.83%及6.49%,成交金額亦進一步下降至只有7000多億元人民幣。
至於在實體經濟方面,人民幣下滑亦導致中國進口購買力降低。單是外遊方面,便有不少旅客反映,到香港購物不太實惠,主要因為人民幣貶值,令過往八折購物的體驗消失,進口商品物價變相提升,使購物慾大減。內地整體進口金額方面,去年10月以來,亦只有一個月錄得按年上升。
官方開始出手干預
中央似乎亦看到人民幣貶值對經濟帶來的多重負面影響,央行近日發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特別提到要「堅決防範滙率超調風險」,即不能容忍跌得太多。
雖然官方未有說明心目中合理的滙率是多少,但從其開始出手干預看來,目前似乎已存在超調的問題。市場消息指出,內地相關部門已要求各國有大銀行,加大對外滙市場的干預力度。同時亦正考慮推出阻止人民幣貶值的措施。
人民幣尚未全面自由浮動,官方對滙價走勢仍有較大影響力。既然內地開始正視人民幣貶值問題,相信會有更多措施登場。若能成功扭轉人民幣跌勢,疲弱的A股或有望迎來反彈機遇。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從郵輪碼頭事件看投資規劃 |
上一篇: | 外資紛大舉撤離 股市難自我復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