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17日

盧志威 鴻鵠財誌

港消費力不算差 搞夜市料失敗

碧桂園(02007)事件之後,市場逐漸陷入恐慌,對比恒大(03333)一直以來高負債的形象,碧桂園算是比較穩健的房地產企業,以其資產及負債規模一旦真正違約,恐引發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

跟美國2008年金融海嘯一樣,有時用長線思維,資產可以覆蓋負債,但在短期來講,現金流不足就是巨大問題,碧桂園在香港也有物業發展,理論上只要賣出部分單位,便足夠支付利息,今時今日爆雷全因為流動性管理得差,海外資金不足。其實可以依靠政府及銀行支持渡過難關,例如官方發出行政指令,提供短期流動性,釋放出政策支持房地產穩定發展的訊息,這樣市場信心便會回穩,地價、樓價、債務市場都能立即改善,但目前未見有相關行動,市場自然逐漸悲觀,股市近期下跌主要反映這個因素。

房產屬重要財富來源

至於7月份經濟數據疲弱,包括零售、工業、投資增速都低於預期,某程度上反映大環境艱難,其實人人都知道,關鍵是如何突破困局。內房是一個重要的財富來源,活化資本市場,令股票上升,至少可以搞旺零售市場,故問題仍然是究竟何時會有具體政策出台,為經濟及股市輸入活力。

7月份內地停止公布城鎮16歲至24歲青年失業率,這個數字今年以來逐月上升,6月為21.3%,創歷史新高,以目前經濟狀況,維持在20%以上非常合理。這是一個極高的數字,因為每年都有青年加入就業市場,並未有足夠的職位消化,長期下來會影響消費、投資、信心,亦間接印證了內地經濟下滑的情況未有改善。

香港最近討論消費者北上的問題,本地零售擔心會因而受害,以筆者的角度,吃晚飯普遍都需要訂位,其實不算太差,主要是周末時消費者大量流失,與其說香港零售業失去競爭力,倒不如歸因於疫情期間,全部人留港消費,現在開關,即日前往澳門、深圳也能提供新鮮感,所以情況雖然誇張,仍在情理之內。香港的大中小機構,不會樂於見到此情況,原因是生意被搶走,沒有客戶,怎樣經營下去?

中港一體化,大灣區生活圈是大勢所趨,首當其衝是消費市場,因為現時交通方便,1.5小時可以到廣州,20分鐘到深圳,人流快速,一定帶動內地相對較低的消費市場,長期下來,都會為香港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本地零售業者肯定不會喜歡,但平心而論,現時內地經濟環境比香港更差,客戶還能夠消費,只是擔心搶不到。其實也有解決方案,就是提升創意和競爭力,用方便、好玩留住消費者。

筆者認為,搞夜市既不吸引亦不可行,跟本港發展模式合不來,業主及四周住戶都會投訴,旅客也不受落,注定會失敗。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