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5日
8月14日,周一。上月20日是武打巨星李小龍逝世50周年,電視台為紀念這位傳奇人物,重播了其代表作之一《猛龍過江》,片中「李三腳」與美國空手道名家羅禮士(Chuck Norris)在羅馬鬥獸場生死決戰一幕,早已成為老畢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半世紀晃眼即過,時間來到2023年,全球熱切期待的是特斯拉老闆馬斯克及Meta創辦人朱克伯格兩位超級富豪說到做到,落實在鐵籠中進行一場世紀格鬥。
鬧劇是時候「散場」?
馬斯克6月下戰書邀約小朱「隻揪」,獲對方一口答應,事件擾攘近兩個月,至今尚未成事,大吊「吃瓜族」胃口之餘,外界難免懷疑,所謂cage fight是否純屬噱頭,徹頭徹尾炒作。不過,大家若對「籠鬥」終能上演抱有期望,這幾天的發展堪稱引人入勝。
馬斯克上周五言之鑿鑿,聲稱已得到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及文化部首肯,格鬥將在該國一個「史詩式地點」舉行,全程還安排於他擁有的社交平台X(前稱推特)和朱克伯格的Meta上串流直播,只是賽場不會是早前盛傳的羅馬,消息已獲意大利文化部長桑朱利亞諾(Gennaro Sangiuliano)證實。當地媒體揣測,決戰可能在那不勒斯附近古城龐貝(Pompeii)上演。
原以為萬事俱備,豈料小朱兩天後在其社交平台Threads喊話,如果馬斯克對日期和比賽是認真的,該知道怎樣聯絡他,否則是時候「散場」了(time to move on);還補上一句,只會專注於與認真對待格鬥的人較技。言下之意,馬斯克一時放話頸背受傷要動手術,一時又提議到朱克伯格家後園進行練習賽,搞一大輪連日期也無法敲定,說穿了就是整色整水不敢應戰,懦夫這個稱號應歸於他。
兩位富可敵國的科技大卡超越互耍嘴皮子層面,把商場上的激烈競爭帶到擂台,如此超現實,恐怕連夢工場荷里活也想像不出來。
追本溯源,這場鬧劇始於一名網友的戲言,點出朱克伯格曾接受柔道訓練,「提醒」馬斯克千萬要當心。這本是針對兩人在社交平台領域的正面交鋒,卻意外地成為武鬥導火線,向來四處撩事鬥非的馬斯克本性難移,留言「約架」,大概連馬斯克也始料不及,小朱應約竟如此爽快,愛面子如他,金口既開焉能收回?不論全球首富稱傷、把對決日期「留白」等做法是否意在拖延時間,一天未找到下台階,仍得硬着頭皮撐下去。
無力阻止瘋狂行徑
兩巨富當真大打出手,多數人相信對朱克伯格看高不止一線,那不僅由於他比馬斯克年輕13歲(小朱39,小馬哥52),更重要的是,前者對武術世界絕不陌生,尤其醉心巴西柔術,極度欣賞其講究專注力和以戰略思維而非蠻力制勝的特點,兩年前且開始嚴格訓練,參加過在加州舉行的公開武術錦標賽,據稱還拿了獎牌。馬斯克邀約「隻揪」,小朱第一時間同意,從上述背景觀之,應是胸有成竹的表現。
有趣的是,作為綜合格鬥大行家,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主席懷特(Dana White)擔心的反而是朱克伯格,並提到非常重要的一點。馬斯克至少比小朱重30公斤,在正式的綜合格鬥比賽中,運動員通常按重量級別分組比賽,按此準則,朱克伯格無異於越級挑戰馬斯克。小朱突然以馬斯克「不認真」為理由,暗示該讓事件「散場」,看似失去耐性,但對他來說,輕輕一句time to move on若能化解這場意氣之爭,倒也不失為妙着。
馬斯克和朱克伯格都是全球最重要科技巨企的靈魂人物,拳腳無眼,事件還帶出一個值得投資者關注的問題:兩個大細路為啖氣拿自己身體「較飛」,作出可能嚴重損害公司利益的瘋狂之舉,股東難道只能袖手旁觀,完全無力阻止?答案只怕要讓理性之輩失望。
在小朱的例子中,自Meta前身Facebook 2012年上市以來,其雙重股權架構便確保創辦人掌控六成投票權。拜同股不同權所賜,小朱自己不辭職,無人能夠把他炒掉。
說到馬斯克,特斯拉技術上可去他而後快,實際上卻難乎其難,皆因公司設有「超級大多數」(supermajority)規定,任何重大決議必須拿下三分之二絕大多數票方能通過,何況馬斯克本人便持有13%特斯拉股權,要炒他談何容易。諷刺的是,特斯拉董事局去年動議取消「超級大多數」機制,最終白忙一場,正正就是因為得票率不足三分之二!
無論如何,鐵籠格鬥擾攘一輪後倘無疾而終,疊埋心水看熱鬧的公眾少不免噓聲四起,惟可以肯定的是,兩巨頭的家人、愛人以至投資者,總算可以集體鬆一口氣。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A股吸資力續降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