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12日

姚穎謙 上善若水

勿對Palantir AIP期望過高

蘋果(Apple)、Meta Platforms、亞馬遜(Amazon),甚至馬斯克(Elon Musk)在過去幾周都展示了他們自己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種人工智能系統,能夠產生文字、圖像或其他媒體以回應提示工程,Generative AI)產品,明顯不是純粹一個炒作主題(Meta Platforms剛推出了可以跟美國已故林肯總統對談的Chatbot)。今期繼續有關Palantir的分析。

Palantir的高管在第一季度電話會議上,與營運總監和首席法務官Ryan Taylor討論了AIP(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latform)及其改變公司遊戲規則的潛力,並指出該公司已經看到了對AIP前所未有的需求,目前正在積極重整工作團隊,務求為公司釋放最大利益。

然而,AIP的資本支出是多少?該平台可能會很昂貴,並且需要構建或擴展Palantir的人工智能功能,這意味需要更多的晶片和數據中心空間等,唯一可以見到的是,為提供數據中心提供晶片的輝達(Nvidia)會因Palantir與其他AI業者的競爭而獲益不少(小型的競爭對手有C3 AI、DataRobot;大型的包括Amazon、國際商業機器﹝IBM﹞、微軟﹝Microsoft﹞、Alphabet等)。

披露不足難吸引投資者

此外,Palantir要多久才能把產品興趣轉化為實際銷量?

首先,鑑於現有數據中心在空間、冷卻能力和高能耗數據中心的晶片可用性方面遇到問題,Palantir可能無法擴展到所需的容量來容納AIP的新客戶。

其次,如何轉化為銷售?以什麼成本?可以轉化的銷售額又有多少?基於垃圾進、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原則,無意義資料產出無意義結果,這些問題需要有充足的資訊才能預計準確,偏偏Palantir披露訊息的風格使人們對掌握其公司發展無從入手。

筆者從Palantir的季度10-Q報告發現,雖然Palantir早於去年的10-K報告中已宣布了與南韓現代集團聯合創建了合資企業,但公司一直沒有提供有關該JV的財務計劃。同樣地,公司也沒有解釋首季8900萬元遞延收入(deferred revenue)的來由(長期遞延收入佔遞延收入過半,財務報告上作出更仔細披露為合理之舉)。試問目前Palantir的服務選擇尚少,它的披露已經不足,當日後AIP運行得如火如荼時,大家又怎可以期望它的利潤化計劃、資本開支計劃清晰透明?

以周四價格每股15.41元(美元.下同)計算,Palantir巿值326.45億元,預期全年計營收21.85億元至22.35億元,按年升15%至17%,經營利潤率24%,非美國會計準則經營利潤5.06億元至5.56億元。企業價值/2023年度收入比(EV/CY2023)為13.94倍,雖比上周業績前的18.08倍的天價稍為回落,但似乎巿場並未考慮到競爭和法規對Palantir可能造成的打擊。

宏觀經濟形勢不利發展

宏觀經濟形勢料將不利於Palantir發展。筆者比較近3年來Palantir的季度收入增長,發展按年變幅和美國經濟增長相關性極強。

例如Palantir收入從疫情時的頂峰開始下降,正值美國2022年和2023年的經濟增長停滯期。在經濟繁榮時期,商業客戶將有充足的現金來投資於進一步的開發和創新,從而在未來獲得回報,商業客戶對投資以獲取未來收益的態度將會更加積極。相反,在經濟萎縮時期,商業客戶的主要關注點可能會從增長轉向更保守的方法,以保持利潤和市場份額。剩餘履約義務(Remaining Performance Obligations,RPO)中的六成Palantir通常會在首12個月入賬,並在此後的第13至36個月清空餘下的RPO。

然而,惠顧Palantir AI平台服務的往往是創新而小型的企業,一旦倒閉即會導致資金、人力資源投放的錯配(Palantir需要事前準備相關基建以及IT顧問),客戶的倒閉情況也不罕見(單是2021年就已有Fast Radius、Pear Therapeutics、Boxed等至少5間),所以無論從宏觀、微觀、競爭環境和披露質素看,都應該向如此企業價值銷售比(EV/Sales)計的奇高估值說不。

最新一季業績,Palantir收入增長13%,達5.33億元,符合巿場預期;淨利潤為2800萬元,與去年同期的淨虧損1.79億元相比大為改善,調整後每股收益5仙,集團向上修訂今年經調整營運利潤預測,由5.06億元至5.56億元,調高到至少5.76億元,加上董事會批准首次股份回購計劃,涉及金額10億元,股價績後彈高3%只是短暫的驚喜,過高的估值始終難以令人信服。

總括而言,即使Palantir的嶄新AI平台AIP令人眼前一亮,要取得利潤的路途依然遙遠,觀乎公司的對手眾多且不乏財雄勢大的科網巨企如Meta Platforms、Amazon和Alphabet,只因對AI未來憧憬而在現價買入Palantir相當不智。筆者建議,在Palantir的AIP業務趨穩、股價回復至本年初水平時才考慮入市。

 

作者為博士、財務總監、專業投資者協會專家顧問、CFA、FCPA、FHKIoD

專頁:facebook.com/yiuwinghi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