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2日
在留意Dutch Bros(BROS)、Celsius Holdings(CELH)等異動飲料股時,無意中又come across「很久不見」的瑞幸咖啡(LKNCY);數年前的財務造假醜聞,雖迫令瑞幸從美國納斯特退市,但黑歷史並無毀滅這家公司,反令其浴火重生。
原股東成強大資金後盾
當年美國證交會的巨額罰單,令瑞幸進入臨時清盤程序,公司竟在兩年後付清,並與美國證交會達成和解,完成債務重組,背後令人「暖心」的原因是擁有不離不棄的資金後盾,瑞幸原股東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在公司爆煲後再三注資力撐。去年1月,大鉦資本更引入知名機構IDG、Ares SSG收購原造假管理層被清算的股權,顯示瑞幸重獲大機構信任。
除了資本支持,瑞幸能在短時間內翻身,在營運改革方面下了不少苦功,新管理層摒棄以往主要依靠免費咖啡、超低折扣券、價格補貼等方式拓展市場,轉行精細化營運策略,如針對四五線城市開放加盟模式,以更低成本滲透下沉市場,建立咖啡市場先行者優勢。
截至今年第二季,中國咖啡的分店數量以瑞幸居首,達10836間,拋離第二名的星巴克(約6200間)。據極海品牌監測截至6月11日的資料,瑞幸三線及以下城市分店佔總數近29%,反觀加快進駐三四線城市的星巴克,其相關佔比仍不足14%,差距明顯。
事實上,醜聞後的瑞幸反而找到自己的市場定位。分析員認為,瑞幸解決了消費者對於咖啡需求的兩個痛點:第一是降低咖啡門檻,產品體驗便利性大大提升;第二是解決買咖啡要排隊的時間成本。
摸清中國市場需求扭虧為盈
相對老外星巴克,本地薑瑞幸更清楚中國市場的需求,並因應消費者的喜好調整飲品菜單,推出不少令客人難忘的「爆款」,如深受歡迎的椰子拿鐵,自兩年前推出以來,銷量超過3億杯。營運策略的改善,讓瑞幸最終於2021年度扭虧為盈;今年第一季,瑞幸營業額按年大漲85%,至44億元人民幣,淨利潤更是按年激增近30倍,至5.6億元人民幣,營運狀況持續向好,大有東山再起之勢。
目前瑞幸僅能在粉單市場交易,粉單是場外交易(OTC)市場中較為低層級的市場,聚集一眾不符合上市標準的公司,被視為垃圾集中營。由於不受證券監管當局的監察、進場門檻低,沒有財務及披露要求,相對龍蛇混雜。然而瑞幸已擺脫造假陰霾,加上其強勁的營運表現,外界早就開始憧憬其重新上市。
瑞幸股價也隨着業務鹹魚翻生,如今已從造假案後低位約1美元回升至30美元水平。英國《金融時報》去年曾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瑞幸計劃兩年內重返納斯特,另有傳聞公司來港上市,但都被公司否認。
無他,雖然根據美國相關的法律法規,瑞幸在解決債務問題後,只要達到納斯特的上市條件,理論上是能夠重回,但據稱過去幾年沒有一家粉單市場的公司能成功轉板至納斯特或者紐交所,可見難度之大。
更重要的是,就算財務層面滿足轉板條件,像瑞幸有造假前科的公司倘能輕易轉板,恐會引起不良的示範作用,甚或削弱現行法規對財務造假的震懾力。
自造假被罰後,瑞幸在粉單市場沒有要求披露財報的情況下,仍堅持公布財報,不難推測該公司一直在部署重新上市,只是仍在靜待合適時機。畢竟,瑞幸的咖啡在消費者眼中如何美好,在投資市場中是另一個故仔,要重建信心,跌倒過的瑞幸確實要比以往花更大的力氣才行。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全球氫能產業邁向萬億級賽道 |
上一篇: | 尋找感覺良好的投資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