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7日
早幾年,我習慣在星期天開着NHK的電視頻道。幾乎每個星期天,都有一節和原爆相關的訪談節目或是紀錄片,而受訪者多是如今已經老邁的幸存者,每當說起那禍從天降的遙遠往事,壓抑的平鋪直敍,怎也掩不住發自內心的悲鳴。不管戰爭的動機是什麼,歷劫家破人亡的,總是無辜的平民。而原子彈的蘑菇雲,殺人之餘,還把沒有死去的人變成毒物載體,令其餘生受盡折磨。
科學家不計後果只求名
大導演出手,把「原子彈之父」的故事搬上銀幕,電影展現出的高超技巧令人嘆為觀止。被稱為原子彈之父的O先生,致力探索未知,是物理學深奧知識領域的天才,他堅信科研可以製造出制衡納粹法西斯的原子彈。
在國家財力支持,加上強大的執行力下,終把理論實踐轉化為現實,成功造出原子彈。O先生無比激動,既渴望自身的成就為世人所知,又深知那其實是一個殺人武器。
當決定要扔下原子彈逼日本投降時,涼薄的高官還說什麼「不要落在京都,那是他們的文化發源地……我和妻子是在京都度蜜月的。」坐上高位,就有權力去決定別人的生死。廣島和長崎,沒有引來度蜜月的掌權者,就得承受原爆的災難和苦果。
二戰結束,O先生如願讓世界見到了自己的成就。聰明絕頂的科學家,又怎會沒有意識到自己更像是死神?不過,美國總統蔑視地對他說:「扔下原子彈的是我不是你。」自我膨脹的總統,也許看穿了O先生既希望在科學的領域不計後果地達到巔峰,又期望因不計後果而起的責任不會落在自己的身上。
大導演思維嚴謹也極具邏輯性,電影的前三分之二,主要以震撼的影像來向我們展示原子彈的來龍去脈,另外以黑白片形式拍攝美國前原子能委員會主席S先生的視角;在後三分之一聚焦S先生因對付O先生而布局的聽證會。S先生在開場時貌似伯樂賞識千里馬般地對着O先生亦步亦趨,卻在上位後千方百計地想要摧毀O先生的聲譽和事業。如果沒有留神那些黑白片段中的敍事台詞,還真是不知兩人之間的恩怨從何而來。
當政者濫權瀆職報私怨
很多時候,我們都控制不了自己的說話方式,我們也不可能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除非我們把自己的腦袋直接換掉。然而,我們快人快語之際,有些人卻覺得被冒犯了。
於是,現實生活中的技術派O先生們,便總逃不過來自掌權派S先生們的攻擊。沒有人是經得起放大檢視的,即使O先生們在某些層面已經貢獻無數,還是會被S先生們「欲加之罪」。
人心難測,也只有人,才會主動對自己的同類造成傷害。原子彈也好,陰謀詭計也好,發起那些攻擊的是人,受災受傷的也是人,也許展現各色人性,才是大導演的深意。
https://www.facebook.com/IPOqueen.PamelaChung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標指衝高 牛市與熊彈激辯 |
上一篇: | 消息好壞參半 金銀市續爭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