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7日
7月下旬的聯儲局會議,一如市場預期加息0.25厘。雖然主席鮑威爾強調未來決策取決於經濟數據,但考慮到聯邦基金實質利率高於中性利率,貨幣政策已發揮一定限制作用,能夠遏抑物價,故再大幅上調利率的機會甚微。利率期貨亦顯示,市場預計這是最後一加,而減息周期最快會在明年中開始。
現賺息賺價良機
除非通脹情況突然惡化,否則,美國的加息周期應該已達尾聲,此時正是購買債券、賺息賺價的最好時機。畢老林兄近月多番撰文分析買債機會,筆者深表贊同。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利用不同工具捕捉債券投資良機。
一:長年期國債ETF
首先,坊間最廣為討論的就是長年期美國國債,iShares 20+ Year Treasury Bond ETF(代號TLT)。由於TLT的存續期(duration)較長,價格對市場利率變化敏感度較高。最新數據顯示,TLT的存續期為17.5,即當利率下降1個百分點,TLT的價格便會上升17.5%。對比之下,短年期美國國債,例如 iShares Short Treasury Bond ETF(代號SHV),存續期不足0.3,價格敏感度十分低。換言之,要投放超過60倍資金於SHV,其回報才會與TLT相若。
視乎個人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可按存續期搜尋合適的債券投資工具。追求較高回報的可選擇TLT,以至是存續期更長的Vanguard Extended Duration Treasury ETF(代號EDV)或PIMCO 25+ Year Zero Coupon US Treasury Index ETF(代號ZROZ);反之,則可考慮 iShares 7-10 Year Treasury Bond ETF(代號IEF)或Vanguard Intermediate-Term Treasury Index ETF(代號VGIT)。
二:短年期國債期貨
央行加減息所影響的是短期利率,長期利率則較受長遠通脹及經濟增長預期左右。換句話說,短期利率的變動,較長期利率貼近央行的加減息幅度。對比3個月及10年期美國國債息率走勢,可見前者緊隨聯儲局的加息步伐而持續上升;後者則自去年10月起升勢顯著放緩,進入橫行狀態。
其實,最直接受惠減息的是短年期國債。同樣的風險下,投資回報較長年期國債為佳。可惜大眾因為短年期國債的存續期較短、價格敏感度較低,較常忽略此一投資機會。
孳息曲線倒掛難長久
假如讀者本金較多,可考慮購買2年期美國國債,鎖定高息之餘,一旦聯儲局減息,更能受惠債券價格上升。本金較少的話,則可善用期貨,倍大投資金額。
具體操作可留意代號為ZT的2年期美國國債期貨。一張期貨的投資金額為20萬美元,保證金為1150美元。假設利率下跌1個百分點,其價格將上升約2%。詳細的美國國債期貨產品資料,可參考芝加哥交易所網頁:https://www.cmegroup.com/trading/interest-rates/us-treasury.html。
三:買短年期國債、沽空長年期國債
另一個較少人關注的機會,是買入短年期國債、沽空長年期國債,即押注孳息曲線的斜率上升。現時孳息曲線嚴重倒掛,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較2年期低0.7厘,差距為40年來最大。由於經濟難以長時間在孳息曲線倒掛的情況下正常運作,當孳息曲線回復正常,甚至是回歸歷史平均水平,便能給予投資者豐厚的獲利機會。
這做法特別之處,在於減低利率風險,只要長期利率的跌幅低於短期利率,或者長期利率的升幅高於短期利率,投資者便能從中賺錢。在現時的債市周期,當央行減息,短期利率的跌幅往往高於長期利率,長短債息差便會擴闊。
以上分析聚焦加息周期尾聲的債券投資機會,如有興趣了解不同經濟周期的投資部署以及更詳細的資產配置方法,可參考拙作《鱷王煉金術》。
本欄每月逢首個周一刊出
作者為聯合國經濟師。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機構立場。
(編者按:司徒偉傑最新著作《Ray Dalio鱷王煉金術:資產配置制勝 全天候賺回報》現已發售)
實體書包郵:bit.ly/ej_book164
電子書:bit.ly/ejbook164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投資收益趨升 國壽轉呈強勢 |
上一篇: | IPO冰河期券商搵食法 |